艺术人生 >"瓷绘女人心"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钟筱俐
视频信息
- 名称:"瓷绘女人心"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钟筱俐
-
古人云:“夫画者,从于心者也”,说的就是笔墨虽出之于手,实根于心。驻足于纷繁的艺术空间,解读艺术家的灵感起源、生活格调,以及对人生更深的感悟,与之情感交流,产生共鸣,此乃精神之愉悦。
《赤壁赋》这是一件最新创作出的陶瓷作品,画面群峰高耸、幽涧潺潺、横江阔水,让我们领略到了赤壁一带的佳胜,感受到了当时东坡与客同游的心情。作品还从立意、构图、造型、用线、用墨、用色,使画面空间在转换间内容表现不断变化,把东坡与游客观赏山水景色时的闲情逸致表现得淋漓尽致。此作品的作者就是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钟筱俐。
钟筱俐现就职于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为景德镇陶瓷绘画制作的代表人物,从事陶瓷艺术绘画创作近三十年,擅长运用粉彩绘制人物,兼长山水、雪景,尤以仕女、婴戏著称。她的作品多取材于历史典故、文人士大夫生活等,画面构图新颖别致,色设典雅明快,方寸间,或工笔或写意,一幅幅山水、花鸟、人物栩栩如生,华美、典雅,文质俱佳,气象亦伟。
仕女画作为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的一个重要的类别和种属,景德镇的瓷上仕女画早在明末清初的青花、青花五彩中就已看到了她的足迹。自上世纪二十年代景德镇珠山八友把画图艺术表现手法引入陶瓷绘画艺术中以来,仕女题材瓷作层出不穷,各种工笔、写意仕女人物画更是举目皆是。钟筱俐生于斯,长于斯,在景德镇这片沃土细细耕耘数十年,从山水花鸟到人物仕女图,从唐代的雍容华贵到明清的纤瘦柔媚,在她的笔下无不精通,瓷上仕女堪称一绝,她的作品工笔实与虚,具象与意象,相生相融而不悖、不斥、不抵触,以艺术的直觉随兴致而神驰,依情感而生发。
这幅《煮茶图》作品构图落落大方,在色彩和线描的把握上功力深厚,色彩浓淡自如,人物线条细腻,形成极强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山音图》则是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工艺技法,画面古朴雅致,淡然而苍劲的松枝与色釉形成的肌体错落有致,韵律生动。粉彩勾勒出的文人雅士席地而坐,或沉吟或细听,“意居笔先,妙在画外,如音栖弦,画自性灵”,不知与我们听的是否是同一首山音。
在其他人物题材的表现上,钟筱俐注重继承和发扬传统陶瓷艺术,瓷瓶《卖甜饼的老头》和《观鱼图》,均以熟练笔法为基础,线条工细流畅,色彩清丽粉润。工艺上突破了固有的传统粉彩装饰,题材上将现代艺术与民间艺术表现方式完美结合。展现出一幅引人入胜的生活故事情景,淳朴,童乐神韵毕现。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给世人以更多的情感寄托,钟筱俐的山水瓷画创作讲究“师法造化”,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以自然为师,山水交融,境由心生,景由情致,从而创作出“灵之所致”、“物我两化”的优秀作品。《高隐雅聚图》和《月夜行舟》在采用中国传统窑变釉的基础上,造景取势,匠心独运,明暗对比,画面层次饱满,意境深刻,具有强烈的审美冲击力。
有诗云:“六出霏霏舞,孤舟倚石矶,浑然冷不觉,把钓独忘归。”代表作品《寒江独钓》、《瀑飞山涧》等又独辟蹊径,不仅利用陶瓷器皿造型与画面有机结合,同时将“釉”和“彩”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寒江独钓》巧妙地将粉彩运用于釉色之上,使整个画面高洁旷达,晶莹剔秀,雪色逼真。《瀑飞山涧》布局巧妙,层次丰富,创新地利用粉彩勾勒出流水的绵延直下,使整幅画有了空灵疏宕之致。
钟筱俐的艺术成就,得到国内外众多陶瓷名家、收藏家的广泛赞誉和肯定。2008年作品《十二金钗》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金奖”;《仕女》在全国“海丝杯”美术陶瓷作品展评中荣获“金奖”,被首都博物馆永久收藏;《牧归图》在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奖赛荣获“金奖”,被江西省博物馆收藏;2009年创作的《花样年华》在第十届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暨国际艺术精品展评荣获“金奖”;作品《寒江独钓》在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作品设计大赛中荣获“金奖”。
对于艺术,钟筱俐认为,艺术的表现不仅需要发掘外部世界,表现自然的本质,更需要发掘内心世界,表现自己的性灵。我们苦苦寻求的中国艺术的现代性,其实并不在西方,也不在外部,就在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之中,就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性灵之中。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上传日期:2013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