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公开课 >山水清晖——吕晓:名动长安客 偏随倦鸟还
视频信息
- 名称:山水清晖——吕晓:名动长安客 偏随倦鸟还
-
相关链接:
一六九零年,王翬应宋骏业之邀北上京师主绘《南巡图》,一六九五年完成了十二卷的鸿篇巨制,名动京师。但在京师滞留三年后,他并未进入朝廷效力,而选择南返。武佩圣先生将之归因於政治因素,笔者核对康熙废太子(一七零八年)及诛杀索额图、索芬(一七零三年)的时间,认為将王翬南返归因於他意识到政治的变动,而提前避祸离京有失片面。因為在离京前他还為索芬绘製了《载竹图》,回到家乡后即将太子题写的“山水清暉”四个大字製成匾额高悬起来,还北向叩头拜恩,晚年一直以“清暉道人”為号,《清暉赠言》刊刻於一七一四年,当时太子早已被废……这些事实都说明王翬选择南返与太子被废、索氏父子被诛没有直接关係。主观上:首先在於他自己的人生及為艺的态度(一般认為王石谷热衷交结权贵扬名,但从此事可以看出他虽会通过与权贵的交往来扩大自己的声名,但并未因此而丧失艺术创作的独立性,这决定了他的个人成就),其次,王翬南返时已年近古稀,缺少盛年画家积极仕进的心态,更愿意落叶归根,摆脱在京城為声名所累的各种应酬。客观上,清朝的画院制度在康熙朝尚未建立,康熙对绘画的兴趣也不像乾隆、雍正那样浓厚,王原祁、宋骏业等人并非通过画艺,而主要是通过科举取得官职,通过政绩获得康熙的信任和重用。因此,作為职业画家的王翬缺乏以画艺获取功名的途径,石涛北上三年无功而返也有相似的原因。
- 上传日期:2013年0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