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观点拍卖收藏画廊摄影当代艺术监测中心图书网华东站艺术中国
艺搜专题视频艺术家网展览书画收藏雅昌指数华南站English

佳作传世 >【天工之美】杨根连:不较劲怎能重现“金玉良缘”

视频信息

名称:【天工之美】杨根连:不较劲怎能重现“金玉良缘”
 

  杨根连是行当里出名的“玉疯子”,痴迷于玉,三句话离不开玉。这位中国工美大师身怀多项独门宫廷玉雕绝技的工美大师;他的薄胎玉器玉壁可薄至0.5毫米,曾震惊了整个玉器行,被大家亲切誉为“薄胎杨”;他可以仅凭传闻,就恢复出鼻烟壶的皇家样式;他还练就了曾失传的宫廷技艺“金镶玉”,真正达到了金玉同辉,并运用到了首饰当中。

  

  中国工美大师 杨根连

  2002年杨根连创立了“相伯居”,取“伯乐识马,玉师相玉”之意,“相伯居其实是为了纪念,我人生最幸运的就是出生在青山居,那里是老北京宫廷艺人呆的地方,从小我就是听着水凳声长大的”。创立工作室,杨根连就是想让大家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好东西,值得人花无数心血去传承。

  “青山居”,只有上了点年纪的北京人才知道,自清朝宣统退位到1958年北京玉器厂成立,原来在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的老玉师们就聚集在“青山居”(今天东城区羊市口街国瑞城附近)。而和“青山居”一样几乎销声匿迹的还有昔日皇室才拥有的手艺——金镶玉。

  解放前,玉器行“四大怪”(指潘秉衡、刘德瀛、王树森、何荣四位手艺高超的琢玉艺人)之一的潘秉衡曾经利用传统的老工艺,在大的器物上完成了金镶玉,但仍然用胶沾。后来潘先生的这一手艺亦失传。

  “玉疯子”杨根连日夜钻研金镶玉工艺,如何不用胶,直接把金丝压到玉里,摸起来没有凹凸感。他实验了几个月,金丝总是脱落。直到2003年,他做了一对耳钉,他的弟弟拿去请人抛光,被那人在滚桶里和钢珠滚了40分钟,拿出来一看毫发无损,“哎哟那会儿的那种愉悦真的是,所以我说成功是一种幸福。”

  

“金玉富贵”耳坠

  杨根连的金镶玉茶具

  

  金镶玉配饰“心中有佛”

  但是喜欢“较劲”的杨根连还不“嫌麻烦”,偏要挑战将12mm直径的玉珠镂空再嵌金的技艺。首先,玉珠的拉料,包括抽条、出方、倒棱等看似简单的环节,就都是基本功的考验,这些手艺要得益于以前作坊里拉闸坨的老师傅张玉坤老师,虽然如今的电机已经取代昔日人力的闸坨,但是感应工具与玉料间的磨合,却是扎扎实实打下的本事。

  

  玉珠捣圆

  而为了使玉珠更为“空灵”,昔日的“薄胎杨”可是使出了看家本领:“稍微不稳一跳可能这个眼就炸裂了。我们要把珠子掏膛得特别空,金子的分量跟它的分量几乎是金的可能都大于玉了,所以说我们在最薄、最小的基础上挑战极限。”

  

  玉珠打眼掏膛

  掏膛后,还要继续勾画、镂空。之后的 镶金需要在本就薄如蝉翼的玉丝表面开槽,而打压金丝力度略大,器物易碎裂,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必须凝神聚气。五天镶嵌完后经历了抛光,等重量的金与玉融合一体,一枚镂空“金镶玉”珠才算大功告成。

  

  金丝压入玉珠

  

  玉珠完成照

  杨根连一得闲就会玩味自己的作品,含造像、佛经、法器一体的《三面观音》耗时三年,机关重重。他喜欢拿自己的金镶玉茶具招待贵人好友,在与以前玉器厂有着知遇之恩的李瑞兰科长交谈间,展示着自己的心血之作,也是他不断“较劲”后最幸福的时刻。

  

  杨根连与老师

上传日期:2015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