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放

Video Review因版权问题,暂时无法回放

讲座介绍

Introduction of the Lecture

“空间的美术史”主题阐释

这个讲座系列所考虑是建立美术史研究中的一个方法论的可能性。

美术史对视觉对象的分析长期以来围绕“图像”(image) 和“形式”(form) 这两个核心概念展开,但“空间”(space) 及与之有关的概念(如liminal space阈界, feminine space 女性空间,political space 政治空间,positional significance位置意义、layering层累,front-and-back composition正反构图, 等等)不断出现在我的美术史写作中,开始形成观察、描述和解释美术作品中的一个框架。但至今我还没有在方法论的层面上,对“空间”在美术史操作中的应用进行整体的反思和总结。

这个反思提出以下问题:以“空间”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在美术史学科的发展中有何根据和逻辑?“空间”的概念是否有包容和超越“图像”及“形式”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否表现为对于客体(object)、主体(subject)和原境(context)等常规概念的打破和连接?对这些问题的追寻能否导致一套研究和解释方法,一方面超越图像、建筑和文化的习惯性分野,一方面将客体、原境和主体纳入一个整合的分析过程?

虽然“空间”不是形象和物件,但它在美术和建筑中总是具体的,非抽象的。这三个讲座将通过对我以前做过的中国美术史的个案进行总结和再思考,对“空间分析”的语汇和方法进行初步提炼。

巫鸿 2016

Space in Art History

This lecture series considers the pos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a new methodology in the study of art history.

For a long time, analysis in art history has revolved around two central concepts, namely, “image” and “form”. But the term “space” and concepts related to space (including “liminal space”, “feminine space”, “political space”, “positional significance”, “layering”, “front-and-back composition”, etc.) have frequently appeared in my art historical writings and begun to form a framework that I use for observing, describing and interpreting works of art. Before now, however, I have not reflected upon the use of space in art historical practices in a comprehensive, methodological sense.

This realization rais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ground or logic can be fou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art history for a research methodology centered around “space”? Can this new methodology help break open and then reconfigure conventional links between object, subject and context? Can the pursuit of these questions lead to a new set of research and analytic methods, which would reach beyond the conventional divide between image,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and also incorporate the study of objects, context, and subject into an integrated process of analysis?

Although space differs from image and object, it is always concrete and never abstract in art and architecture. This series of three lectures will conduct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spatial analysis” as a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the study of art history through a summary of and a reflection on my past case studies in Chinese art history.

Wu Hung 2016

展开/more

嘉宾介绍

Introduction of the Guests
巫鸿

- 巫鸿 -

Wu Hung 主 讲 人 Lecture Speaker
美国文理学院院士,著名艺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1972—1978年在故宫博物院书画组和金石组工作。1978-1980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美术史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之后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 更多/more

美国文理学院院士,著名艺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1972—1978年在故宫博物院书画组和金石组工作。1978-1980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美术史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之后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0年建立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巫鸿的第一本专著《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1989)获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权威性的《Art Forum》杂志将其随后的《中国古代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评为“1990年代世界最佳美术史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1996)获全美最佳美术史著作提名。其它专著包括《再造北京:天安门广场和一个政治空间的创造》(2005,未翻译),《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2010),《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2012),《当代中国美术:一个历史叙事》(2014,未翻译)等。其它著作、论文集和主编的书籍达几十种。

自1984年起巫鸿策划了几十个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其中比较大型的包括《瞬间: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当代艺术》(1998,芝加哥),《取缔: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2000,芝加哥),《首届广州三年展》(2002),《过去和未来之间:中国新影像展》(2004,纽约), 《“美”的协商》(2005,柏林),《第6届光州双年展》首部(2006),《亚洲再想象》(2008 ,柏林),《三峡大坝与中国当代艺术》(2008, 芝加哥),《天人之际I-II》(2014-15,上海)等。

Wu Hung

Wu Hung, a permanent member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 and Science, is a famous art historian, critic, and curator. Currently he holds the Harrie A. Vanderstappen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ship at the Department of Art History and the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is also the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the Art of East Asia and the Consulting Curator at the Smart Museum at the same university. He sits on many international committees including Guggenheim Museum’s Asian Art Council, and chairs the Academic Committees of 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 and Yuz Museum. Wu Hung’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both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art. Regarding contemporary art, he has curated many exhibitions since the 1980s, including individual artists’ one-person shows, thematic group exhibitions, and biennales and triennials. In addition to the catalogues that he compiled for these exhibitions, he has published many influential books and anthologies, including Making History: Wu Hung on Contemporary Art (2008), Wu Hung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s (2009),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Primary Documents (2010),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A History (2014).

郭伟其

- 郭伟其 -

Guo Weiqi 主 持 人 Host
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史系系主任。200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1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赴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访学。2005年开始负责《中国艺术史学史》、《中国古代画论》等多门课程的讲授,并发表多篇相关学术论文。主要研究成果有专著《停云模楷:关于文徵明与... 更多/more

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史系系主任。200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1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赴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访学。2005年开始负责《中国艺术史学史》、《中国古代画论》等多门课程的讲授,并发表多篇相关学术论文。主要研究成果有专著《停云模楷:关于文徵明与十六世纪吴门风格规范的一种假设》和译著《自我的界限:1600—1900年的中国肖像画》(Boundaries of the Self: Chinese Portraits, 1600—1900)。目前正在进行的主要研究有《科罗曼多屏风上的地图与景观》、《何香凝与20世纪上半叶的猛兽图像》的写作以及《时间的形状:论物的历史》(The Shape of Time: Remarks on the History of Things )的翻译。

郑岩

郑岩

Zheng Yan 对 话 学 者 Guests
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历史学博士。1988至2003年在山东省博物馆工作,任研究馆员、副馆长等职。2003年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任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先后为美国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访问学者、华盛顿国家美术馆高级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客座高级... 更多/more

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历史学博士。1988至2003年在山东省博物馆工作,任研究馆员、副馆长等职。2003年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任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先后为美国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访问学者、华盛顿国家美术馆高级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客座高级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美术与建筑史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美术史与考古学。

沈语冰

沈语冰

Shen Yubing 对 话 学 者 Guests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西方现代美学、现代艺术史与批评史的教学与研究。著有《20世纪艺术批评》(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并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译有罗杰?弗莱《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等;主编“艺术与观念译丛”、“艺术理论与... 更多/more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西方现代美学、现代艺术史与批评史的教学与研究。著有《20世纪艺术批评》(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并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译有罗杰?弗莱《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等;主编“艺术与观念译丛”、“艺术理论与批评译丛”、“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艺术学学科导论书系”。曾为国家公派留学基金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2001-2002)。

郑岩

李清泉

Li Qingquan 对 话 学 者 Guests
李清泉,主攻中古中国美术史。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兼任《艺术史研究》期刊(中山大学主办)主编。2001年以来,先后为美国国家美术馆视觉艺术高等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东亚艺术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盖蒂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更多/more

李清泉,主攻中古中国美术史。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兼任《艺术史研究》期刊(中山大学主办)主编。

2001年以来,先后为美国国家美术馆视觉艺术高等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东亚艺术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盖蒂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代表作品:

《宣化辽墓:墓葬艺术与辽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永生之维——中国墓室壁画史》(与贺西林教授合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宝山辽墓:材料与释读》(与巫鸿教授合著),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

译著作品:

巫鸿著《中国早期艺术中的纪念碑性》(与郑岩教授等合译)等。

往期回顾

Review

巫鸿研讨班第一期:从纪念碑到废墟

纪念碑(monument)是西方艺术史中常见的词语,它一般被用于描述带有纪念功能的宏伟遗址,也用于指代贯穿古今的书本;有时还被当成“杰作”的代名词使用,用于描述古往今来的伟大作品。大约20年前,芝加哥大学的巫鸿教授用monumentality一词来呈现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重器”的一些特质,从而为从史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艺术史找到了一条极富魅力的线索。2009年巫鸿教授这部著作的中译本在国内以《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为题与读者见面,从而也使得中国艺术史学者更集中地开始关注与纪念碑相关的一些问题。

废墟(ruins)是另一个西方艺术史与文化... 更多/more

巫鸿研讨班第二期:重构中的美术史

中国的现代学科断断续续地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建设过程,到了20世纪80年代开始汇入国际学术的反思大潮,而到了90年代则纷纷进入“重写”的阶段,其中尤以“思想史”、“文学史”为典型。当西方艺术史学科以学术史的方式整理自己的工具箱时,中国艺术史学科也进入了积极的反思阶段。在各种新方法、新观念的刺激下,这种反思往往体现为强大的破坏力,使得中国艺术史上很多刚刚成熟的观点重新得到质疑。因此,在过去的近三十年里,通史写作告一段落,个案研究蓬勃发展,学科建筑上的每一块砖头都被拆卸下来重新进行检验,而当我们重新感慨“安得广厦千万间”时,却发现一时间找不到大家都能接受的施工图纸。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那些看起来貌似通史... 更多/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