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次数41218 雅昌公开课 > 参与 • 交融:中美博物馆公共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4集]周旭君:美术馆存在的价值和发展趋势
参与 • 交融:中美博物馆公共教育...
视频信息
- 名称:参与 • 交融:中美博物馆公共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周旭君:美术馆存在的价值和发展趋势
-
导语:
中国博物馆事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中强调“博物馆事业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在此会议精神引领下,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和美国博物馆联盟共同举办的中美博物馆公共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呈现,旨在深化国际合作,完善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促进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共谋文博领域的交流、互建和发展。
此次研讨会已邀请15位美国博物馆和21位中国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围绕世界博物馆教育专题,以主题发言和学术对话两种形式参与会议。此次会议将从理论层面探究,从体系层面建构,深度诠释公共教育与当代艺术的复合关系,并就引导公众参与艺术活动的策略与博物馆知识生产等方面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促进公共教育领域的学术积累、实践经验和团队职业化建设,推动博物馆更好地承担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的职能。同时,会议将邀请国内多位博物馆、美术馆的业界同仁交流研讨,望以此为契机,丰富多元的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中美博物馆公共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首次聚集中美两国博物馆公共教育界的领袖人物与国内众多博物馆、美术馆的相关负责人,以文化自信的实践者为先驱,对于推动国际博物馆事业的繁荣,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海报
主题:参与•交融——2016中美博物馆公共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
学术板块三:博物馆公共教育体制
主讲人介绍:
周旭君: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
发言题目:美术馆存在的价值和发展趋势
感谢主持人,感谢主办方给北京民生美术馆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北京民生美术馆是一个新生的美术馆,它还非常年轻,它是去年6月份才正式开馆的,它的筹备是在12年就开始了,我从一个社会科学的学术领域工作以后,09年到炎黄艺术馆做了几年的执行馆长,到了13年的时候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筹备我就过来负责筹备它的建设,场馆的建设,团队的建设以及开馆。到现在为止已经一年半的时间,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由中国第一家民营的金融机构民生银行全额捐资建立,它的定位是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创新发展,也通过美术馆这么一个文化公益的活动来践行民生银行作为一个成功的金融机构,它对社会责任的一种回报。
这个美术馆就在中央美院离得比较近的798的整个大区域,它是由松下电子,也是我们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引进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这个企业转型升级成为一个文化创意园的时候,我们跟他们合作改建,从工厂大厂房改成为一个比较现代的美术馆,它的设计师是我们清华美院的一个高材生,也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朱培负责设计规划的,去年6月25号正式开馆,整体是一个生态的园区,当然这个生态园区以美术馆为核心,整个生态园区有三万多平方米,用于美术馆的面积是8000多。
周旭君: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
美术馆的定位,我们有历史非常悠久,以及积累丰富经验的各个博物馆、美术馆的经验,这次会议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次非常好的机会。我们想一个新的美术馆,而且是一个银行投资建的美术馆,你这个美术馆的定位是怎样,你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美术馆,这是作为一个新生美术馆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想除了原有的一些美术馆的功能,我们要学习,要去履行的职能,更重要的是我们觉得要结合当下这个信息,信息时代以及全球化的这么一个背景,社会迅速的发展,美术馆它的价值和它的发展趋势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未来我们很希望成为一个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美术馆,我们更希望它是一个舞台,艺术家、爱好者以及公众共同参与的一个舞台,一个社会公众可以在那里去开展社会交往的客厅,更是一个继续需要在这儿开展艺术视觉类以及文化学习的课堂,更是创造我们尊敬艺术的一个圣殿,所以我们想未来的美术馆应该是成为社会公众交往和激发创造想象的这么一个理想平台,这是我们所希望的。
刚才讲到未来美术馆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公共教育的价值要体现在哪里,美术馆的价值近些年一个比较流行的定义就是知识生产的美术馆,尤其是像我们作为推动当代艺术发展定位的美术馆,知识生产更应该是它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因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已经超越了视觉艺术的界限,使得美术馆成为各种门类学科的跨界等等的一个场域,甚至成为彰显人类创造力的这么一个实验的地方,所以研究和展示当代艺术的美术馆理所当然应该成为一个知识生产的发生场地,人们走进这个地方来不光是看到视觉艺术的过去、现在,还应该看到各种艺术和各种学科正在发生的碰撞以及实验。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其实它的背后也许能够昭示可能的一个未来之路,所以我们说在这样一种美术馆的场域当中,公众如果说能够走进这么一个空间,能跟和作品直接的对话,以及在这个场域之中,人与人之间能够很好地开展一种交流,其实在这么一个信息时代,人们更多的在依赖虚拟的世界里头去沟通的这么一个情境下面,我觉得实体的美术馆它的价值反而能够体现得更好。
直接跟作品的交流有创造力,在作品当中会体现出很多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同这样的一种作品交流的时候,人们的思维的空间就会大大地拓展,也是在艺术和文化的这么一个主题下面,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一种非功利的,所以是一种人文的思想情感的一种交流,这样的话这种交流的质量应该会更高。
从美术馆公共教育这个角度来说,在当下这种情境下面,它的功能应该说越来越重要,美术馆教育功能我们认为有这么一个三重的转变,最初美术馆是一个艺术的殿堂,观众对它的态度都是仰视的,那么美术馆围绕艺术你说什么,听众、公众就接受什么。
第二个阶段就是美术馆是一个艺术的课堂,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美术馆会去分析受众群体以及公众的需求,给他们提供一些知识的服务,公众和艺术跟美术馆之间逐渐地处于一种平视、一种平等的阶段。
公共教育现场
我们到了今天这个阶段,美术馆除了前面的那些功能,更重要的是公众一个城市,一个文化的社交平台,公众通过走进美术馆对艺术体验甚至是消费的这么一种态度。通过到这么一个文化跨界的艺术的文化场域,大家来感受当下都市文化正在发生着什么,未来会有哪些趋势,所以我们美术馆根据这么一个理解,我们的公共教育分了三个领域:一个就是叫展览发生场,这个项目是根据我们展览的项目来策划设计的,内容是跟这个展览跟艺术家跟作品是完全相关的,所以这叫展览发生场,我们开馆一年多以来已经举行了60场的活动,比如说我们的开馆展,我们就安排了10场这样的公教活动,研究公众的需求,跟展览结合生发的一些公共教育活动,这些是公共教育活动的一些海报,一些现场的讲座。这个内容还是挺宽泛的,因为我们现在当代艺术的形式也是非常多样的,有针对儿童的,一个叫听得见的艺术,这件作品也非常有意思,就是针对聋哑的儿童,通过钢琴的音乐,然后喷洒色彩形成的一个作品,也非常有意思。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做的印度当代艺术展览,印度国家博物馆跟我们合作的一个项目,针对这个展览,我们也设计了叫印度季这么一个展览发生场的公共教育内容,由博物馆的馆长,也是这个展览的策展人来开展的印度当代艺术新的介入讲座,也有关于印度旅游跟印度旅游相关的以三部曲为核心的色彩生命、命运的活动,还有是宝莱坞的电影,以及省会等等,跟印度文化、印度的艺术相关的一些公教项目。我们还结合展览组织国际学术的研讨会,邀请了各个国家的研究学者来参与到我们的展览生发的关于当代艺术中的问题的国际的研讨当中。
第二个板块就是叫民生同乐园,艺术的最大的功能,怎么样去发挥它的艺术的知性功能,去提升他对事物的兴趣以及想象力,这个是艺术非常具有魅力的。对于儿童艺术,在儿童的成长,他的资讯开发方面可以获得很好的作用,所以我们专门规划了一个民生同乐园这么一个公教项目,这里面有亲子工作坊,美术馆里的美术课等等跟儿童相关的一系列的公共教育活动。
MS童乐园活动海报
第三个板块叫民生泛空间,我们的目标就是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都市的文化场域,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怎么样美术馆作为跟城市紧密相关的一个文化场域,基于这个考虑,基于这么一个出发,我们规划了一个叫民生泛空间,民生泛空间策划组织的活动跟展览可以不发生关系,跟城市文化的当下发生的一些实验的新先锋的跨界的一些文化事件不去发生关系,所以就是这个“泛”,其实也是一种先锋的、实验的一种寓意,因为它本身英文里头就有狂热、着迷、风尚,就有这么一种含义。
我们想中文当中也有广泛,范围广泛这个同音,通过这么一个就是,民生泛空间项目的规划是更多的受众,不仅仅是有艺术北京,特别对当代艺术、对艺术有兴趣的人们、年轻人来参与,更多的是之外在城市当中的年轻人都到这个文化场域当中来感受、来体验、来交流,我们想这个项目它的特性就是要跨界、先锋和公众的参与感,以这个为核心的诉求。这个活动受到北京年轻人的欢迎,他们非常感兴趣有这么一个文化的场域。
所以有学术性的,有跨界的,我们法国皇家的芭蕾舞团,芭蕾舞有乐队,乐队在西方、在美国也是非常实验非常先锋的一支乐队,都是民间的,有皮影,皮影的工作坊,有艺术电影的放映,包括农民工诗歌,有圆桌对话,有美术馆之夜,有现代的舞蹈,也有音乐演出等等,这个项目的规划其实就是想营造北京都市的这么一个文化场域,让年轻人更多地来感受当下发生了什么,以及未来文化的一些走向和趋势。谢谢!
- 上传日期:2017年05月18日
推荐视频
-
靳尚谊:中央美术学院八九十... [第1集] 靳尚谊:中央美术学院八九十年代以...
-
靳尚谊:中央美术学院八九十... [第2集] 靳尚谊:中央美术学院八九十年代以...
-
朗西埃对话中国当代艺术界--... [第1集] 朗西埃对话中国当代艺术界--当代艺...
-
朗西埃对话中国当代艺术界--... [第2集] 朗西埃对话中国当代艺术界--当代艺...
-
朗西埃对话中国当代艺术界--... [第3集] 朗西埃对话中国当代艺术界--当代艺...
-
被图画书改变的人生 [第4集] 被图画书改变的人生
-
【出击】和【给我一只毛笔】... [第5集] 【出击】和【给我一只毛笔】(上)
-
【出击】和【给我一只毛笔】... [第6集] 【出击】和【给我一只毛笔】(下)
-
韩家英设计展研讨会(上) [第1集] 韩家英设计展研讨会(上)
-
韩家英设计展研讨会(中) [第2集] 韩家英设计展研讨会(中)
-
韩家英设计展研讨会(下) [第3集] 韩家英设计展研讨会(下)
-
关于写生的色彩问题(上) [第3集] 关于写生的色彩问题(上)
-
关于写生的色彩问题(下) [第4集] 关于写生的色彩问题(下)
-
吉布森——摄影与绘画的关系... [第7集] 吉布森——摄影与绘画的关系(上)
-
吉布森——摄影与绘画的关系... [第8集] 吉布森——摄影与绘画的关系(下)
-
卡洛斯·克鲁兹·迭斯-色彩的... [第9集] 卡洛斯·克鲁兹·迭斯-色彩的思考(...
-
卡洛斯·克鲁兹·迭斯-色彩的... [第10集] 卡洛斯·克鲁兹·迭斯-色彩的思考(...
-
卡洛斯·克鲁兹·迭斯-色彩的... [第11集] 卡洛斯·克鲁兹·迭斯-色彩的思考(...
-
宋冬:新媒体艺术的扩展(上... [第12集] 宋冬:新媒体艺术的扩展(上)
-
宋冬:新媒体艺术的扩展(下... [第13集] 宋冬:新媒体艺术的扩展(下)
-
靳埭强《对话》讲座(上) [第5集] 靳埭强《对话》讲座(上)
-
靳埭强《对话》讲座(下) [第6集] 靳埭强《对话》讲座(下)
-
V-talk 国际建筑学讲座(上... [第14集] V-talk 国际建筑学讲座(上)
-
V-talk 国际建筑学讲座(下... [第15集] V-talk 国际建筑学讲座(下)
-
王水泊:我的电影历程(一) [第16集] 王水泊:我的电影历程(一)
-
王水泊:我的电影历程(二) [第17集] 王水泊:我的电影历程(二)
-
无理念策展——回顾第十三届... [第18集] 无理念策展——回顾第十三届卡塞尔...
-
无理念策展——回顾第十三届... [第19集] 无理念策展——回顾第十三届卡塞尔...
-
无理念策展——回顾第十三届... [第20集] 无理念策展——回顾第十三届卡塞尔...
-
日本摄影家杉本博司讲座 [第21集] 日本摄影家杉本博司讲座
-
【视频】杰夫-昆斯首次来华艺... [第22集] 【视频】杰夫-昆斯首次来华艺术创作...
-
【视频】杰夫-昆斯首次来华艺... [第23集] 【视频】杰夫-昆斯首次来华艺术创作...
-
【视频】杰夫-昆斯首次来华艺... [第24集] 【视频】杰夫-昆斯首次来华艺术创作...
-
【视频】杰夫-昆斯首次来华艺... [第25集] 【视频】杰夫-昆斯首次来华艺术创作...
-
【视频】杰夫-昆斯首次来华艺... [第26集] 【视频】杰夫-昆斯首次来华艺术创作...
-
镜像连接 - 格里马尼萨.阿莫... [第27集] 镜像连接 - 格里马尼萨.阿莫罗斯巡...
-
镜像连接 - 格里马尼萨.阿莫... [第28集] 镜像连接 - 格里马尼萨.阿莫罗斯巡...
-
宋晓霞:朽者不朽——陈师曾... [第4集] 宋晓霞:朽者不朽——陈师曾的人文...
-
宋晓霞:朽者不朽——陈师曾... [第5集] 宋晓霞:朽者不朽——陈师曾的人文...
-
郎绍君:林风眠的艺术与人生... [第6集] 郎绍君:林风眠的艺术与人生 (上)
-
郎绍君:林风眠的艺术与人生... [第7集] 郎绍君:林风眠的艺术与人生 (中)
-
郎绍君:林风眠的艺术与人生... [第8集] 郎绍君:林风眠的艺术与人生 (下)
-
郎绍君:艺专的先生们——对... [第9集] 郎绍君:艺专的先生们——对齐白石...
-
约瑟夫·博伊斯与乌托邦——... [第29集] 约瑟夫·博伊斯与乌托邦——欧亚大...
-
杭春晓:松窗叠影——溥心畬... [第10集] 杭春晓:松窗叠影——溥心畬的“传...
-
王鲁湘:黄宾虹的画学思想(... [第12集] 王鲁湘:黄宾虹的画学思想(上)
-
华天雪:徐悲鸿的一九四九 [第14集] 华天雪:徐悲鸿的一九四九
-
刘曦林:蒋兆和与《流民图》... [第15集] 刘曦林:蒋兆和与《流民图》(上)
-
朱青生:吴作人档案和全集编... [第17集] 朱青生:吴作人档案和全集编撰
-
潘公凯:传统派与传统意义—... [第18集] 潘公凯:传统派与传统意义——以潘...
-
一叶知秋 ——北京画院美术馆... [第30集] 一叶知秋 ——北京画院美术馆关于2...
-
直面名师——中央美术学院设... [第7集] 直面名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
曹庆晖:丹青碎影——艺专的... [第1集] 曹庆晖:丹青碎影——艺专的先生们...
-
王鲁湘:黄宾虹的画学思想(... [第13集] 王鲁湘:黄宾虹的画学思想(下)
-
对话:在西方书写中国历史(上... [第1集] 对话:在西方书写中国历史(上)
-
对话:在西方书写中国历史(下... [第2集] 对话:在西方书写中国历史(下)
-
今天为什么依然需要策展人 [第1集] 今天为什么依然需要策展人
-
张鸣:自由在中国的命运——... [第3集] 张鸣:自由在中国的命运——以五四...
-
何怀宏:我们擅长什么 ——民... [第4集] 何怀宏:我们擅长什么 ——民族学术...
-
何怀宏:我们擅长什么 ——民... [第5集] 何怀宏:我们擅长什么 ——民族学术...
-
博物馆的艺术管理 [第31集] 博物馆的艺术管理
-
不可能性的力量:当代激进哲... [第2集] 不可能性的力量:当代激进哲学的立...
-
不可能性的力量:当代激进哲... [第3集] 不可能性的力量:当代激进哲学的立...
-
福柯的“政治生命”及其效应... [第4集] 福柯的“政治生命”及其效应(上)
-
福柯的“政治生命”及其效应... [第5集] 福柯的“政治生命”及其效应(下)
-
杨念群:寻找历史观察的“中... [第6集] 杨念群:寻找历史观察的“中间状态...
-
杨念群:寻找历史观察的“中... [第7集] 杨念群:寻找历史观察的“中间状态...
-
走向巴洛克及其表现形式(上) [第32集] 走向巴洛克及其表现形式(上)
-
走向巴洛克及其表现形式(下) [第33集] 走向巴洛克及其表现形式(下)
-
高雅与通俗或崇高与平凡 [第34集] 高雅与通俗或崇高与平凡
-
走向巴洛克及其表现形式(上) [第35集] 走向巴洛克及其表现形式(上)
-
严培明历程 [第36集] 严培明历程
-
李零:说贵族文化 [第8集] 李零:说贵族文化
-
徐冰 王音 王民安共同探讨艺... [第4集] 徐冰 王音 王民安共同探讨艺术家与...
-
出版 艺术媒体与行业发展的关... [第5集] 出版 艺术媒体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
靳之林:董希文的生活背景 [第37集] 靳之林:董希文的生活背景
-
靳之林:董希文的艺术历程 [第38集] 靳之林:董希文的艺术历程
-
靳之林:解读董希文艺术作品... [第39集] 靳之林:解读董希文艺术作品之《开...
-
靳之林:解读董希文艺术作品... [第40集] 靳之林:解读董希文艺术作品之《红...
-
靳之林:靳之林详解董希文三... [第41集] 靳之林:靳之林详解董希文三次进藏
-
靳之林:解读董希文艺术教育... [第42集] 靳之林:解读董希文艺术教育思想体...
-
范迪安:现代大学与博物馆美... [第6集] 范迪安:现代大学与博物馆美术馆
-
杨劲松:博物馆美术馆在当今... [第7集] 杨劲松:博物馆美术馆在当今起的作...
-
潘力:未来大学精神——开放... [第8集] 潘力:未来大学精神——开放和包容
-
蔡劲松:大学博物馆美术馆的... [第9集] 蔡劲松:大学博物馆美术馆的特殊性
-
李小山:美术馆与公众关系的... [第10集] 李小山:美术馆与公众关系的现状
-
张子康:美术馆价值体系建设 [第11集] 张子康:美术馆价值体系建设
-
张子康:美术馆思维模式建立 [第12集] 张子康:美术馆思维模式建立
-
曲德益:关渡美术馆实践经验 [第13集] 曲德益:关渡美术馆实践经验
-
曲德益:关渡美术馆研究计划 [第14集] 曲德益:关渡美术馆研究计划
-
王易罡:如何转变美术馆的职... [第15集] 王易罡:如何转变美术馆的职能
-
王春辰:美术馆重构青年文化 [第16集] 王春辰:美术馆重构青年文化
-
盛葳:美术馆的视觉秩序——... [第17集] 盛葳:美术馆的视觉秩序——改造
-
盛葳:美术馆与青年艺术的合... [第18集] 盛葳:美术馆与青年艺术的合作与博...
-
王见:美术馆要彰显年轻状态 [第19集] 王见:美术馆要彰显年轻状态
-
大卫·霍克尼:我的观看——... [第43集] 大卫·霍克尼:我的观看——印象中...
-
大卫·霍克尼:我的观看——... [第44集] 大卫·霍克尼:我的观看——现场问...
-
吕佩尔茨:如何看待“天才” [第45集] 吕佩尔茨:如何看待“天才”
-
吕佩尔茨:如何看待绘画的命... [第46集] 吕佩尔茨:如何看待绘画的命运
-
易英:德国新表现主义在中国... [第47集] 易英:德国新表现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
易英 马路:吕佩尔茨的作品风... [第48集] 易英 马路:吕佩尔茨的作品风格及解...
-
吕佩尔茨:绘画中的“残缺”... [第49集] 吕佩尔茨:绘画中的“残缺”与“完...
-
吕佩尔茨:对于艺术的立场 [第50集] 吕佩尔茨:对于艺术的立场
-
易英:西方美术史的叙事模式... [第9集] 易英:西方美术史的叙事模式——瓦...
-
易英:西方美术史的叙事模式... [第10集] 易英:西方美术史的叙事模式——格...
-
易英:抽象艺术的出现和抽象... [第11集] 易英:抽象艺术的出现和抽象表现主...
-
易英:极少主义和“格林伯格... [第12集] 易英:极少主义和“格林伯格叙事”...
-
易英:肖恩·斯库利的抽象艺... [第13集] 易英:肖恩·斯库利的抽象艺术
-
易英:后抽象的特点和当代抽... [第14集] 易英:后抽象的特点和当代抽象的三...
-
易英:西方具有“后抽象”特... [第15集] 易英:西方具有“后抽象”特性的艺...
-
易英:中国具有“后抽象”特... [第16集] 易英:中国具有“后抽象”特性的艺...
-
Maria Balshaw:惠特沃斯美... [第6集] Maria Balshaw:惠特沃斯美术馆的...
-
王璜生:大学美术馆的特殊角... [第7集] 王璜生:大学美术馆的特殊角色和努...
-
Andrea Nixon:泰特利物浦... [第8集] Andrea Nixon:泰特利物浦美术馆...
-
Victoria Pomery:透纳当代... [第9集] Victoria Pomery:透纳当代美术馆...
-
王春辰 :美术馆的公共性价值 [第10集] 王春辰 :美术馆的公共性价值
-
对话:当代美术馆在社会中的... [第11集] 对话:当代美术馆在社会中的角色
-
Larys Frogier:上海外滩美... [第12集] Larys Frogier:上海外滩美术馆的...
-
皮力:香港M+美术馆项目和收... [第13集] 皮力:香港M+美术馆项目和收藏间的...
-
Frances Morris:英国泰特... [第14集] Frances Morris:英国泰特美术馆...
-
Sook-kyung Lee:帮助塑造... [第15集] Sook-kyung Lee:帮助塑造博物馆...
-
对话:研究在藏品建设和项目... [第16集] 对话:研究在藏品建设和项目拓展中...
-
对话:研究在藏品建设和项目... [第17集] 对话:研究在藏品建设和项目拓展中...
-
长谷川佑子:渐渐打开的文化... [第51集] 长谷川佑子:渐渐打开的文化编织物...
-
长谷川佑子:渐渐打开的文化... [第52集] 长谷川佑子:渐渐打开的文化编织物...
-
对话:安迪·沃霍尔 不是波... [第53集] 对话:安迪·沃霍尔 不是波普艺术...
-
对话:安迪·沃霍尔 不是波... [第54集] 对话:安迪·沃霍尔 不是波普艺术...
-
郑岩:关于青州龙兴寺古代佛... [第1集] 郑岩:关于青州龙兴寺古代佛教造像...
-
郑岩:什么是一尊佛像及佛像... [第2集] 郑岩:什么是一尊佛像及佛像在具体...
-
郑岩:佛像的自身力量和它的... [第3集] 郑岩:佛像的自身力量和它的传奇故...
-
郑岩:世界艺术史大会--从新... [第4集] 郑岩:世界艺术史大会--从新角度看...
-
美术馆如何挑选艺术家(上) [第1集] 美术馆如何挑选艺术家(上)
-
美术馆如何挑选艺术家(中) [第2集] 美术馆如何挑选艺术家(中)
-
美术馆如何挑选艺术家(下) [第3集] 美术馆如何挑选艺术家(下)
-
安东尼•葛姆雷:我的雕塑艺... [第1集] 安东尼•葛姆雷:我的雕塑艺术(上...
-
安东尼•葛姆雷:我的雕塑艺... [第2集] 安东尼•葛姆雷:我的雕塑艺术(中...
-
安东尼•葛姆雷:我的雕塑艺... [第3集] 安东尼•葛姆雷:我的雕塑艺术(下...
-
商伟:从视觉艺术角度解读《... [第1集] 商伟:从视觉艺术角度解读《红楼梦...
-
商伟:透视灭点法图解《红楼... [第2集] 商伟:透视灭点法图解《红楼梦》
-
商伟:“走进”时间维度里的... [第3集] 商伟:“走进”时间维度里的大观园
-
约翰·杰勒德:3D扫描和模拟... [第1集] 约翰·杰勒德:3D扫描和模拟
-
约翰·杰勒德:太阳能储备 [第2集] 约翰·杰勒德:太阳能储备
-
约翰·杰勒德:图像.实体(上... [第3集] 约翰·杰勒德:图像.实体(上)
-
约翰·杰勒德:图像.实体(下... [第4集] 约翰·杰勒德:图像.实体(下)
-
前言(徐冰+陈小文):用感知... [第1集] 前言(徐冰+陈小文):用感知了解艺...
-
安•汉密尔顿:感官和语言对... [第2集] 安•汉密尔顿:感官和语言对创作材...
-
安•汉密尔顿:触向不可知的... [第3集] 安•汉密尔顿:触向不可知的手
-
安•汉密尔顿:流动的“静止... [第4集] 安•汉密尔顿:流动的“静止”——...
-
安•汉密尔顿:狭窄空间的亲... [第5集] 安•汉密尔顿:狭窄空间的亲密感
-
安•汉密尔顿:公共空间的亲... [第6集] 安•汉密尔顿:公共空间的亲密感
-
安•汉密尔顿:你愿意被看见 [第7集] 安•汉密尔顿:你愿意被看见
-
杭春晓:松窗叠影——溥心畬... [第11集] 杭春晓:松窗叠影——溥心畬的“传...
-
曹庆晖:丹青碎影——艺专的... [第2集] 曹庆晖:丹青碎影——艺专的先生们...
-
曹庆晖:丹青碎影——艺专的... [第3集] 曹庆晖:丹青碎影——艺专的先生们...
-
刘曦林:蒋兆和与《流民图》... [第16集] 刘曦林:蒋兆和与《流民图》(下)
-
潘公凯:传统派与传统意义—... [第19集] 潘公凯:传统派与传统意义——以潘...
-
杨保军:艺术城市——通州愿... [第1集] 杨保军:艺术城市——通州愿景
-
吴玛悧:以公共艺术为方法的... [第2集] 吴玛悧:以公共艺术为方法的翻转校...
-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艺术运... [第3集]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艺术运动
-
徐冰:公共艺术的尴尬性 [第4集] 徐冰:公共艺术的尴尬性
-
纳仁·巴费尔德:创新与国际... [第5集] 纳仁·巴费尔德:创新与国际化推动...
-
对话: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 [第6集] 对话: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融合
-
傅柯林:激怒的城市 [第7集] 傅柯林:激怒的城市
-
朱锫:自然的态度 [第8集] 朱锫:自然的态度
-
朱小地:建筑从内心深处开始 [第9集] 朱小地:建筑从内心深处开始
-
柏志高:西九龙文化区——公... [第10集] 柏志高:西九龙文化区——公共艺术...
-
崔泰晚:韩国文化与艺术提升... [第11集] 崔泰晚:韩国文化与艺术提升法案
-
朱仁民:艺术、生态、经济—... [第12集] 朱仁民:艺术、生态、经济——用艺...
-
对话:用公共艺术引领城市创... [第13集] 对话:用公共艺术引领城市创新(上...
-
对话:用公共艺术引领城市创... [第14集] 对话:用公共艺术引领城市创新(下...
-
对话:当代社会变动中的艺术... [第1集] 对话:当代社会变动中的艺术 艺术家...
-
卡琳•加德纳:共鸣与全球化... [第1集] 卡琳•加德纳:共鸣与全球化的理解
-
杨冬江:界面与边界——大学... [第2集] 杨冬江:界面与边界——大学博物馆...
-
莎拉•杰西:惊奇因素--如何... [第3集] 莎拉•杰西:惊奇因素--如何建立学...
-
周旭君:美术馆存在的价值和... [第4集] 周旭君:美术馆存在的价值和发展趋...
-
黛博拉•克利尔沃特:建立儿... [第5集] 黛博拉•克利尔沃特:建立儿童与当...
-
康文伟:弘博网对中国博物馆... [第6集] 康文伟:弘博网对中国博物馆教育活...
-
对话:博物馆公共教育体制 [第7集] 对话:博物馆公共教育体制
-
弗吉尼亚•希勒:探讨博物馆... [第8集] 弗吉尼亚•希勒:探讨博物馆与艺术...
-
薛梅:美术馆的沉浸式体验 [第9集] 薛梅:美术馆的沉浸式体验
-
莎拉•甘茨•布莱思:创生中... [第10集] 莎拉•甘茨•布莱思:创生中的物件...
-
刘端玲:“抽象艺术中的音乐... [第11集] 刘端玲:“抽象艺术中的音乐”—肖...
-
朱丽叶•弗里奇:当代艺术是... [第12集] 朱丽叶•弗里奇:当代艺术是否是80...
-
晏燕:当公共参与变为策划内... [第13集] 晏燕:当公共参与变为策划内容
-
范迪安对话阿尔弗雷德·帕克... [第1集] 范迪安对话阿尔弗雷德·帕克芒:中...
-
范迪安对话阿尔弗雷德·帕克... [第2集] 范迪安对话阿尔弗雷德·帕克芒:中...
-
范迪安对话阿尔弗雷德·帕克... [第3集] 范迪安对话阿尔弗雷德·帕克芒:中...
-
王春辰:艺术如何与哲学有关 [第1集] 王春辰:艺术如何与哲学有关
-
刘悦笛:哲学家的批评和批评... [第2集] 刘悦笛:哲学家的批评和批评家的哲...
-
张冰:从文学的背景理解丹托 [第3集] 张冰:从文学的背景理解丹托
-
李军:艺术史角度下的丹托理... [第4集] 李军:艺术史角度下的丹托理论
-
隋建国:关于艺术终结和历史... [第5集] 隋建国:关于艺术终结和历史终结的...
-
Mary Wiseman:丹托与中国... [第6集] Mary Wiseman:丹托与中国当代艺...
-
David Brubaker:丹托的哲... [第7集] David Brubaker:丹托的哲学和中...
-
Ginger Danto:对父亲的回... [第8集] Ginger Danto:对父亲的回忆以及...
-
北川富朗:艺术唤醒乡土——... [第1集] 北川富朗:艺术唤醒乡土——濑户内...
-
北川富朗:艺术唤醒乡土——... [第2集] 北川富朗:艺术唤醒乡土——濑户内...
-
邱志杰:简述威尼斯双年展中... [第1集] 邱志杰:简述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
-
邱志杰:关于“非遗”参展 [第2集] 邱志杰:关于“非遗”参展
-
邱志杰:回应质疑——威尼斯... [第3集] 邱志杰:回应质疑——威尼斯双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