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次数49449 雅昌公开课 > 栗强《紅印——新中国第一片普洱圆茶》 >[第2集]栗强:“红印”的种植与加工
视频信息
- 名称:栗强《紅印——新中国第一片普洱圆茶》栗强:“红印”的种植与加工
-
主题:紅印——新中国的第一片普洱圆茶
第二部分:“红印”的种植与加工
1、茶叶产量的逐年变化
树叶跟树叶是不一样的,树叶最早当然都是野生的,但后来应该是种植的。
这边就是茶的产区,相当于今天的易武地区、勐海地区那一带古老的。当时株间距约四尺,我们有人算了一下,合今天的话每亩就是三百多棵,这个和我们看到的当时遗留下来的古树区是一致的。
《勐海县志》则说到,建国前每亩多则两百余株,就是说这株间距四尺可能还有死了几棵,所以就不全了,只有二三十株,这个也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古茶园是一致的。茶园里面杂草丛生,苔藓、地衣等植物寄生满目,树高约丈余,分支甚少,就是采摘的少。我们一会儿看了照片会知道什么叫分支甚少,什么叫分支多。单产每亩只有这么点,也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古茶园是一致的。
但是这片树叶的种植方法到解放后发生变化了。还是《县志》里面说:建国以后到85年,每一亩就800到1600棵,1958年到1959年变成了这么多亩,到63年以后每亩就1600到2000棵,74年以后每亩是3300到5400棵。如果是一张白纸,解放前的时候是二十到三十株,就打二十、三十个点,然后变成两百株就变成了两百个点,到解放后再变成八百、一千六百个点、两千个点,最后变成三千三百个点、五千四百个点,大家可以想象,这个纸上已经密密麻麻地,变满了。
那么,这么多棵增长起来的结果,树只有矮下去,从树高丈余变成树高尺余,一尺左右就变得很矮了。
另外一个重要的产茶的县也讲了同样的,解放以后种植方法,《勐海县志》说建国之前,茶农对茶园锄草一次,每一年就锄草一次,也有个别地方锄草两次,就是用耙子来耙草。
除此,中间不再耕,也不施肥,也不剪枝,让茶树自生自灭。但是到59年以后,全县积肥量已经有了5000余万公斤,68年就推广了不同的肥,到75年是有过磷酸钙,有追加肥,到化工各种,以后就不停的越来越多了现在,这个只是讲化肥,还没讲到农药,没讲杀虫剂,没讲除草剂。
另外一个产茶的大县《景谷县县志》说:1949年以前的茶园,在七八月里挖除草叫七挖金八挖银,一般都不施肥。50年以后开始提高了各种除草、施肥,实施管理。然后到58年以后,就开始用了一百多吨,施肥面积达到40%。这个我算了一下,按照当时茶园的面积乘以40%,再用100余吨化肥除进去,相当于每一亩茶园洒了250公斤化肥。那么重点到景谷地区,广泛施肥,茶叶就很多了。然后到60年代开始,怎么挖沟、改土,不停地来管理。
2、分支少和多的区别
这是一个很著名的图片,一个很著名的树,但这一张是我自己拍的,过去的古老的茶树。我们看到这种地方它过去曾经采摘过的痕迹,这些地方人采过的,分支甚少。
那么什么叫分支多,后面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过去人种过,然而这个地方两个村子打架,村子荒废了,后来地上冒出来了一些小茶树,基本上采摘很少。这是过去传统的茶和人的比较,就是这么个比例。
这个就是所谓分支甚多的,这是三迈,很著名的一片山,这片山是人为种的好的古树的茶园,大概密度就是三五百棵左右。前一张图上人完全可以从这个树枝踩到这个树枝一直踩过去,这是一大片好多亩的茶园,我看这片茶园的时候,我记得我爬到树上之后就没得下来,一棵树到一棵树,一棵树到一棵树,走完了整个茶园才下来的,这个茶园现在还在,还保存得比较好。
3、草甘膦对茶树的影响
这也是同样一个茶园,有人在这儿照相,正好是当时我们带的一个农科院的老师在那儿照相。当然这是今天的茶树,变成这样了,它是怎么变过来的?不锯不发芽,锯了可能发芽。锯了还不能发芽怎么办?用催芽素,这一大片原来都大概这么高,就用这个,每一年要摘完之后就锯一次,正好拿个油锯去一拉,很壮观,不光要锯,还要用草甘膦。为什么用草甘膦?不用草甘膦的地方是这样的,如果树很高不受影响,但如果树很低了,那你不用草甘膦,草比茶树还高,就根本没法采摘了,所以就大量地洒草甘膦。
草甘膦大家可以查一查,最近可能是大家很敏感,说得很多的一个词,又和所谓的转基因工程,又和所谓的安利公司、孟山都公司都划上了很多联系,可以说是至少从口感上,打过草甘膦的茶在几年之内还是能吃得出来,味道比较差。
除了草甘膦,还有一些大量的是政府给堆积的,就是为了茶叶增产,这个地方叫麻黑,就是今天大家很爱喝的叫做易武茶、麻黑茶,这就是麻黑,路边有大量的肥料,肥料里面装的是什么不知道,据说吃了对人体无害。我跟很多人说,大家都很少有人信。
4、土地环境改变对茶树的影响
除了肥料、化肥直接对茶树的伤害之外。还有一种对茶树的伤害,就是土地环境的改变。
大家看到这漫天遍野的大棚里面种的,是烟叶。烟叶是一定要大量的农药化肥才能够成长,如果环境变化了之后,再给出来这种漂漂亮亮的一个绿色茶地,我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但是我们看到一般爆料茶的文章,更多的喜欢放的还真的就是这样的一些照片。在这种环境下,即便还有一些古树的保存,这几棵都是古老的茶树,但在这样的环境,是不是还值得把它也称之为传统的茶树,我们也不是很清楚。
5、茶叶的加工过程
前面说的是种植,种植之后,这是茶叶。树叶不能直接吃,还得加工。
传统的有小规模的土法加工,产量很低。还有大规模工业生产。我也拿一些图片来说明。第一步传统的方法就是爬到树上去采摘,这就是传统的采摘茶叶的方式。
这个地方是革登,革登山,现在的做法都是喜欢把它的老茶园保护好,路修好,让人可以去,随时看到,都是这样,周围有几百倍面积或者至少是上百倍面积的新茶园,可是老茶园保护得很好,我们看到的是老茶园,喝到的或许也是老茶园,但也有可能就是老茶园新茶园混合在一起的更多,老茶园新茶园还是区别比较大。这是保护得比较好的老茶园,用老方法。
这是我们自己做茶的地方,就是用这样的筐,不能用编织袋。还是自己临时搭的收茶的棚子,大家采完之后就把这些鲜叶给我们。为什么要拍一些马驮着柴火的照片?因为我们要搭一个灶,来炒这个茶,炒和揉,之后就是晒干,晒干之后就是压饼,大概这个就是从鲜叶变成这个样子,已经和我们看到的样子有点像了,再压成饼就行了。
这是劳动休息的过程,当然每次都有人看了之后,他们喝的都是酒,大碗里都是酒,如果每天不给他们一两碗酒,他们干活觉得没力气,甚至有的人在外出没有酒的时候,真出现过因为没有喝到酒,然后吐出来一些虫子,抢救不了死亡的过程,也有同样情况下喝完酒就好了。
这就是现代种植了,现代加工了。这是一个非常优秀非常好的大规模的茶厂,这个茶厂的加工水平是如此,其他的加工水平绝不会比这个好,大多数的茶厂。
我们今天喝到的大量的茶基本上就是刚才那样的矮矮的地底下种出来,然后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工出来,当时是太阳棚晒干,现在当然是烘干,问题是烘干房的门上我没拍照片,我记得很清楚,还写了三个字叫“晒干房”,当然是由低温或者高温烘干。
6、红印为什么口感好?
那么为什么是红印?就容易理解了。
第一个原因,很简单,它用的显然不是后来这种种植方法,而是原来的种植方法。用的种植方法不同,出来的味道如果相同,那就很奇怪了。
第二个原因,加工方式,最初期的红印就从老百姓那儿收成饼,后来就收了毛茶,到最后有一些收鲜叶和毛茶同时进行,这就是红印的过程。
但之后的这些茶为什么不如红印好?就是之后的茶种植的方式我们看了,采摘的,鲜叶的加工方式也看了。等于说红印基本上还是由小规模的加工完成的,后来为什么又变成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实际上是为了增加产量,为了增加效率。
巫娜老师讲到学古琴为什么很多人,其实我周围认识特别多,至少有几十个,当然各人有各人的原因,我正好生活在这个环境里,我认识几十个甚至上百位朋友都是弹了几十年琴,其中甚至有一些朋友几十年弹琴,二三十年弹下来,三四十年弹琴弹下来,他们都只会一两首曲子,不会更多的曲子。那么他为什么会坚持下来?就因为他一开始就没想要走得那么快,没想要那么容易地当一个大师,他把它真的当做一个爱好来学习的,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给他讲的老师一开始告诉他说,学古琴是一辈子的事,你要不能做好一辈子的坚持准备就别学。当时早一代的那些学琴的琴人是这样的方法。
那么现在的很多老师习惯于跟自己的学生说,半年之后你就可以出去办班了,也可以教人指法了。这都是我们自己听到的,或者是说你到我这儿一个月六首曲子,你就可以出去演奏了。
那么一开始学的方式,老师提供的目的、方向不一样,最后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事实上,不光古琴如此,茶也是同样的。
- 上传日期:2016年03月10日
推荐视频
-
龚继遂01集:艺术品市场分析 [第1集] 龚继遂01集:艺术品市场分析
-
刘尚勇01集:画廊、艺术博览... [第1集] 刘尚勇01集:画廊、艺术博览会
-
刘尚勇02集:拍卖公司 [第2集] 刘尚勇02集:拍卖公司
-
一西平措01集:宗教背景 [第1集] 一西平措01集:宗教背景
-
一西平措02集:印度风格造像... [第2集] 一西平措02集:印度风格造像艺术(...
-
一西平措03集:印度风格造像... [第3集] 一西平措03集:印度风格造像艺术(...
-
一西平措04集:尼泊尔风格造... [第4集] 一西平措04集:尼泊尔风格造像艺术
-
一西平措05集:西藏、汉藏、... [第5集] 一西平措05集:西藏、汉藏、蒙古风...
-
一西平措06集:佛教造像的鉴... [第6集] 一西平措06集:佛教造像的鉴定
-
康宁01集:笔墨(上) [第1集] 康宁01集:笔墨(上)
-
康宁02集:笔墨(下) [第2集] 康宁02集:笔墨(下)
-
唐健垣03集:古琴的制作及《... [第1集] 唐健垣03集:古琴的制作及《潇湘水...
-
唐健垣02集:古琴演奏、古琴... [第2集] 唐健垣02集:古琴演奏、古琴谱及现...
-
唐健垣01集:古琴的历史及基本... [第3集] 唐健垣01集:古琴的历史及基本知识
-
刘尚勇01集:《功甫帖》引发... [第1集] 刘尚勇01集:《功甫帖》引发的风波...
-
刘尚勇02集:《功甫帖》引发... [第2集] 刘尚勇02集:《功甫帖》引发的风波...
-
刘尚勇03集:功甫帖真伪争议... [第3集] 刘尚勇03集:功甫帖真伪争议(上)
-
刘尚勇04集:功甫帖真伪争议... [第4集] 刘尚勇04集:功甫帖真伪争议(下)
-
刘尚勇05集:书画鉴定的困惑 [第5集] 刘尚勇05集:书画鉴定的困惑
-
刘尚勇06集:从市场角度看书... [第6集] 刘尚勇06集:从市场角度看书画鉴定
-
龚继遂02集:六个要素与操作... [第2集] 龚继遂02集:六个要素与操作流程
-
龚继遂03集:确定藏品的四个... [第3集] 龚继遂03集:确定藏品的四个要素
-
吴洪亮01集:人生若寄(上) [第1集] 吴洪亮01集:人生若寄(上)
-
吴洪亮02集:人生若寄(下) [第2集] 吴洪亮02集:人生若寄(下)
-
张公者01集:优秀书画家与优... [第1集] 张公者01集:优秀书画家与优秀书画...
-
张公者02集:优秀书画家与优... [第2集] 张公者02集:优秀书画家与优秀书画...
-
郑乃铭01集:新闻媒体在当代... [第1集] 郑乃铭01集:新闻媒体在当代艺术中...
-
郑乃铭02集:新闻媒体在当代... [第2集] 郑乃铭02集:新闻媒体在当代艺术中...
-
栗强:什么是收藏 [第1集] 栗强:什么是收藏
-
栗强:普洱茶的收藏、投资、... [第2集] 栗强:普洱茶的收藏、投资、品饮
-
栗强:普洱茶的四个历史阶段 [第3集] 栗强:普洱茶的四个历史阶段
-
栗强:普洱茶的辨别与品饮 [第4集] 栗强:普洱茶的辨别与品饮
-
栗强:茶具的品类和功能介绍 [第5集] 栗强:茶具的品类和功能介绍
-
彭锋01集:怎样理解艺术作品 [第1集] 彭锋01集:怎样理解艺术作品
-
彭锋02集:中西方艺术发展脉... [第2集] 彭锋02集:中西方艺术发展脉络概述
-
彭锋03集:当代艺术的界定方... [第3集] 彭锋03集:当代艺术的界定方法
-
彭锋04集:现代主义作为当代... [第4集] 彭锋04集:现代主义作为当代艺术
-
彭锋05集:现实主义的当代艺... [第5集] 彭锋05集:现实主义的当代艺术
-
彭锋06集:政治波普和玩世现... [第6集] 彭锋06集: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
-
彭锋07集:中国风和新水墨艺... [第7集] 彭锋07集:中国风和新水墨艺术
-
易英01集:概述 [第1集] 易英01集:概述
-
易英02集:原始美术和古埃及... [第2集] 易英02集:原始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
易英03集:古代希腊美术 [第3集] 易英03集:古代希腊美术
-
易英04集:古代罗马美术 [第4集] 易英04集:古代罗马美术
-
易英05集:欧洲中世纪美术 [第5集] 易英05集:欧洲中世纪美术
-
易英06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 [第6集] 易英06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美术
-
易英07集:意大利文艺复兴盛... [第7集] 易英07集: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美术
-
易英08集:意大利文艺复兴晚... [第8集] 易英08集: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美术
-
易英09集:尼德兰文艺复兴美... [第9集] 易英09集: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
-
易英10集:德国文艺复兴美术 [第10集] 易英10集:德国文艺复兴美术
-
易英11集:17世纪巴洛克美术... [第11集] 易英11集:17世纪巴洛克美术代表大...
-
易英12集:17世纪荷兰绘画和... [第12集] 易英12集:17世纪荷兰绘画和学院派...
-
易英13集:18世纪洛可可美术 [第13集] 易英13集:18世纪洛可可美术
-
易英14集:19世纪新古典主义 [第14集] 易英14集:19世纪新古典主义
-
易英15集:19世纪浪漫主义 [第15集] 易英15集:19世纪浪漫主义
-
易英16集:19世纪现实主义 [第16集] 易英16集:19世纪现实主义
-
易英17集:19世纪印象主义之... [第17集] 易英17集:19世纪印象主义之马奈
-
易英18集:19世纪印象主义和... [第18集] 易英18集:19世纪印象主义和新印象...
-
王耀01集:概述和毛笔的种类 [第1集] 王耀01集:概述和毛笔的种类
-
王耀02集:文房四宝之笔 [第2集] 王耀02集:文房四宝之笔
-
王耀03集:文房四宝之墨 [第3集] 王耀03集:文房四宝之墨
-
王耀04集:麻纸与皮纸 [第4集] 王耀04集:麻纸与皮纸
-
王耀05集:竹纸与宣纸 [第5集] 王耀05集:竹纸与宣纸
-
王耀06集:砚的种类 [第6集] 王耀06集:砚的种类
-
王耀07集:砚的研磨器时代和... [第7集] 王耀07集:砚的研磨器时代和淌池研...
-
王耀08集:平坦砚堂时代 [第8集] 王耀08集:平坦砚堂时代
-
王耀09集:砚式的演变级及歙... [第9集] 王耀09集:砚式的演变级及歙砚的石...
-
杭春晓01集:概念的表述 [第1集] 杭春晓01集:概念的表述
-
杭春晓02集:概念的产生 [第2集] 杭春晓02集:概念的产生
-
杭春晓03集:笔墨的基本语言... [第3集] 杭春晓03集:笔墨的基本语言和鉴定...
-
杭春晓04集:从新国画概念到... [第4集] 杭春晓04集:从新国画概念到去工具...
-
杭春晓05集:水墨抽象化风格 [第5集] 杭春晓05集:水墨抽象化风格
-
杭春晓06集:85思潮的反传统... [第6集] 杭春晓06集:85思潮的反传统化
-
杭春晓07集:非风格化的观念... [第7集] 杭春晓07集:非风格化的观念水墨
-
杭春晓08集:新文人画 [第8集] 杭春晓08集:新文人画
-
杭春晓09集:从实验水墨到新... [第9集] 杭春晓09集:从实验水墨到新水墨
-
杭春晓10集:当代水墨 [第10集] 杭春晓10集:当代水墨
-
李祥霆01集:古琴艺术的传承... [第1集] 李祥霆01集:古琴艺术的传承发展
-
李祥霆02集:古琴的艺术特点 [第2集] 李祥霆02集:古琴的艺术特点
-
李祥霆03集:古琴的标准与表... [第3集] 李祥霆03集:古琴的标准与表现力
-
李祥霆04集:古琴艺术的美学... [第4集] 李祥霆04集:古琴艺术的美学理论
-
李祥霆05集:古琴的经典性文... [第5集] 李祥霆05集:古琴的经典性文献
-
李祥霆06集:古琴的乐器选择 [第6集] 李祥霆06集:古琴的乐器选择
-
李祥霆07集:古琴的真伪辨别 [第7集] 李祥霆07集:古琴的真伪辨别
-
谢素贞01集:当代艺术定义 [第2集] 谢素贞01集:当代艺术定义
-
谢素贞02集:东方元素的挪用 [第3集] 谢素贞02集:东方元素的挪用
-
谢素贞03集:写实绘画的永存 [第4集] 谢素贞03集:写实绘画的永存
-
谢素贞04集:嘲弄的多元化 [第1集] 谢素贞04集:嘲弄的多元化
-
谢素贞05集:动漫的未来性 [第5集] 谢素贞05集:动漫的未来性
-
谢素贞06集:叙事的异化延续... [第6集] 谢素贞06集:叙事的异化延续与水墨...
-
谢素贞07集:多媒体的微观与... [第7集] 谢素贞07集:多媒体的微观与表演艺...
-
谢素贞08集:台湾艺术界 [第8集] 谢素贞08集:台湾艺术界
-
谢素贞09集:时代趋势的渐取... [第9集] 谢素贞09集:时代趋势的渐取代
-
谢素贞10集:市场史取代艺术... [第10集] 谢素贞10集:市场史取代艺术史
-
黑国强01集:进入中国古董家... [第1集] 黑国强01集:进入中国古董家具之路
-
黑国强02集:中国家具市场变... [第2集] 黑国强02集:中国家具市场变迁——...
-
黑国强03集:中国家具市场变... [第3集] 黑国强03集:中国家具市场变迁——...
-
黑国强04集:中国家具收藏家... [第4集] 黑国强04集:中国家具收藏家的变化...
-
黑国强05集:中国家具收藏家... [第5集] 黑国强05集:中国家具收藏家的变化...
-
黑国强06集:收藏与价值——... [第6集] 黑国强06集:收藏与价值——软木、...
-
黑国强07集:家具收藏修复、... [第7集] 黑国强07集:家具收藏修复、整理概...
-
黑国强08集:中国家具收藏—... [第8集] 黑国强08集:中国家具收藏——整体...
-
黑国强09集:中国家具收藏—... [第9集] 黑国强09集:中国家具收藏——细节...
-
栗强01集:日本铁壶的诞生过... [第1集] 栗强01集:日本铁壶的诞生过程
-
栗强02集:中国当下的茶文化... [第2集] 栗强02集:中国当下的茶文化——煮...
-
栗强03集:中国当下的茶文化... [第3集] 栗强03集:中国当下的茶文化——种...
-
栗强04集:日本历史上铁壶的... [第4集] 栗强04集:日本历史上铁壶的产生
-
栗强05集:日本铁壶的风格和... [第5集] 栗强05集:日本铁壶的风格和产地
-
栗强06集:日本铁壶的釜师体... [第6集] 栗强06集:日本铁壶的釜师体系与堂...
-
栗强07集:日本铁壶收藏——... [第7集] 栗强07集:日本铁壶收藏——花货
-
栗强08集:日本铁壶收藏——... [第8集] 栗强08集:日本铁壶收藏——身款
-
栗强09集:渐受推崇的釜师系 [第9集] 栗强09集:渐受推崇的釜师系
-
栗强10集:新壶与老壶 [第10集] 栗强10集:新壶与老壶
-
栗强11集:新补原补与价格判... [第11集] 栗强11集:新补原补与价格判断
-
栗强12集:日本铁壶的使用与... [第12集] 栗强12集:日本铁壶的使用与保养
-
曾璜01集:什么是摄影收藏 [第1集] 曾璜01集:什么是摄影收藏
-
曾璜02集:摄影收藏案例 [第2集] 曾璜02集:摄影收藏案例
-
曾璜03集:摄影发展的趋势 [第3集] 曾璜03集:摄影发展的趋势
-
曾璜04集:影像艺术品投资大... [第4集] 曾璜04集:影像艺术品投资大环境
-
曾璜05集:关于国家摄影收藏... [第5集] 曾璜05集:关于国家摄影收藏和影像...
-
曾璜06集:关于影像的真迹 [第6集] 曾璜06集:关于影像的真迹
-
曾璜07集:中国摄影收藏的类... [第7集] 曾璜07集:中国摄影收藏的类别
-
曾璜08集:影像艺术品的金融... [第8集] 曾璜08集:影像艺术品的金融特性—...
-
曾璜09集:影像艺术品商业模... [第9集] 曾璜09集:影像艺术品商业模式
-
曾璜10集:影像艺术品交换模... [第10集] 曾璜10集:影像艺术品交换模式
-
曾璜11集:影像艺术品的众筹... [第11集] 曾璜11集:影像艺术品的众筹模式和...
-
曾璜12集:云志模式 企业品... [第12集] 曾璜12集:云志模式 企业品牌的模...
-
曾璜13集:影像艺术品价格体... [第13集] 曾璜13集:影像艺术品价格体系
-
曾璜14集:影像艺术品收藏发... [第14集] 曾璜14集:影像艺术品收藏发展趋势
-
王光尧01集:陶与瓷的认知及... [第1集] 王光尧01集:陶与瓷的认知及白陶的...
-
王光尧02集:高岭土生产技术... [第2集] 王光尧02集:高岭土生产技术的南传...
-
王光尧03集:原始青瓷的生产... [第3集] 王光尧03集:原始青瓷的生产及青瓷...
-
王光尧04集:六朝时期生产的... [第4集] 王光尧04集:六朝时期生产的发展与...
-
王光尧05集:白瓷的出现与瓷... [第5集] 王光尧05集:白瓷的出现与瓷器生产...
-
王光尧06集:宋金代瓷器生产... [第6集] 王光尧06集:宋金代瓷器生产的多元...
-
王光尧07集:宋金代瓷器生产... [第7集] 王光尧07集:宋金代瓷器生产的多元...
-
王光尧08集:元代瓷业的新格... [第8集] 王光尧08集:元代瓷业的新格局
-
王光尧09集:明清——从官窑... [第9集] 王光尧09集:明清——从官窑走向御...
-
王光尧10集:瓷器的中国属性... [第10集] 王光尧10集:瓷器的中国属性和外来...
-
王光尧11集:中近东传统的琉... [第11集] 王光尧11集:中近东传统的琉璃和低...
-
王光尧12集:北朝至唐具有胡... [第12集] 王光尧12集:北朝至唐具有胡文化因...
-
王光尧13集:唐代青花陶瓷器 [第13集] 王光尧13集:唐代青花陶瓷器
-
王光尧14集:宋代到明代青花... [第14集] 王光尧14集:宋代到明代青花瓷器上...
-
王光尧15集:清代瓷器上外来... [第15集] 王光尧15集:清代瓷器上外来因素的...
-
王光尧16集:清代珐琅彩彩料... [第16集] 王光尧16集:清代珐琅彩彩料生产的...
-
王光尧17集:珐琅彩 洋彩和... [第17集] 王光尧17集:珐琅彩 洋彩和粉彩的...
-
栗强:什么是“红印” [第1集] 栗强:什么是“红印”
-
栗强:“红印”的种植与加工 [第2集] 栗强:“红印”的种植与加工
-
栗强:“红印”的仓储与冲泡 [第3集] 栗强:“红印”的仓储与冲泡
-
栗强:“红印”与其它茶品的... [第4集] 栗强:“红印”与其它茶品的对比
-
栗强:“红印”的名称来源和... [第5集] 栗强:“红印”的名称来源和市场表...
-
栗强:“红印”的收藏建议 [第6集] 栗强:“红印”的收藏建议
-
栗强:“红印”的鉴别方法—... [第7集] 栗强:“红印”的鉴别方法——包装
-
栗强:“红印”的鉴别方法—... [第8集] 栗强:“红印”的鉴别方法——饼身...
-
栗强:“红印”的鉴别方法—... [第9集] 栗强:“红印”的鉴别方法——香气...
-
栗强:关于“红印”的两点结... [第10集] 栗强:关于“红印”的两点结论
-
刘越01集:从天价瓷母看瓷器... [第1集] 刘越01集:从天价瓷母看瓷器市场收...
-
刘越02集:瓷器价值体现的三... [第2集] 刘越02集:瓷器价值体现的三个方面
-
刘越03集:瓷器的艺术审美 [第3集] 刘越03集:瓷器的艺术审美
-
刘越04集:瓷器的艺术审美—... [第4集] 刘越04集:瓷器的艺术审美——真仿...
-
刘越05集:中国重要瓷器在私... [第5集] 刘越05集:中国重要瓷器在私人收藏...
-
刘越06集:西方陶瓷收藏最重... [第6集] 刘越06集:西方陶瓷收藏最重要的收...
-
刘越07集:中国重要瓷器在私... [第7集] 刘越07集:中国重要瓷器在私人收藏...
-
刘越08集:影响西方收藏世界... [第8集] 刘越08集:影响西方收藏世界的运通...
-
刘越09集:瓷器收藏投资中的... [第9集] 刘越09集:瓷器收藏投资中的几个细...
-
栗强01集:“以美济心”的概... [第1集] 栗强01集:“以美济心”的概念
-
栗强02集:“以美济心”——... [第2集] 栗强02集:“以美济心”——心的性...
-
栗强03集:“以美济心”——... [第3集] 栗强03集:“以美济心”——心的界...
-
栗强04集:“以美济心”的方... [第4集] 栗强04集:“以美济心”的方法——...
-
栗强05集:参加禅七的感受和... [第5集] 栗强05集:参加禅七的感受和经验
-
栗强06集:禅七——师和学的... [第6集] 栗强06集:禅七——师和学的关系
-
栗强07集:“以美济心”——... [第7集] 栗强07集:“以美济心”——心的功...
-
陈永怡01集:潘天寿的早期历... [第1集] 陈永怡01集:潘天寿的早期历程
-
陈永怡02集:潘天寿的中国画... [第2集] 陈永怡02集:潘天寿的中国画创新来...
-
陈永怡03集:潘天寿的中国画... [第3集] 陈永怡03集:潘天寿的中国画创新历...
-
陈永怡04集:潘天寿中国画创... [第4集] 陈永怡04集:潘天寿中国画创新的转...
-
陈永怡05集:潘天寿的构图方... [第5集] 陈永怡05集:潘天寿的构图方式
-
陈永怡06集:潘天寿的笔墨特... [第6集] 陈永怡06集:潘天寿的笔墨特点
-
高振宇01集:紫砂壶的制作材... [第1集] 高振宇01集:紫砂壶的制作材料——...
-
高振宇02集:紫砂壶的泥料加... [第2集] 高振宇02集:紫砂壶的泥料加工工艺
-
高振宇03集:紫砂壶制作工艺... [第3集] 高振宇03集:紫砂壶制作工艺流程—...
-
高振宇04集:紫砂壶制作工艺... [第4集] 高振宇04集:紫砂壶制作工艺流程—...
-
高振宇05集:紫砂壶制作工艺... [第5集] 高振宇05集:紫砂壶制作工艺流程—...
-
高振宇06集:紫砂壶制作工艺... [第6集] 高振宇06集:紫砂壶制作工艺的造型...
-
高振宇07集:紫砂壶制作工艺... [第7集] 高振宇07集:紫砂壶制作工艺的文化...
-
高振宇08集:紫砂大师时大彬... [第8集] 高振宇08集:紫砂大师时大彬 邵大亨...
-
高振宇09集:从考古角度看紫... [第9集] 高振宇09集:从考古角度看紫砂壶的...
-
周武:龙泉窑的历史——地理 [第1集] 周武:龙泉窑的历史——地理
-
周武:龙泉窑的历史——溯源 [第2集] 周武:龙泉窑的历史——溯源
-
周武:龙泉窑的历史——传承 [第3集] 周武:龙泉窑的历史——传承
-
周武:现当代龙泉青瓷作品 [第4集] 周武:现当代龙泉青瓷作品
-
邵彦01集:中国美术史的范围 [第1集] 邵彦01集:中国美术史的范围
-
邵彦02集:中国美术史的分类 [第2集] 邵彦02集:中国美术史的分类
-
邵彦03集:史前至唐代美术特... [第3集] 邵彦03集:史前至唐代美术特点综述
-
邵彦04集:原始文化时期的美... [第4集] 邵彦04集:原始文化时期的美术
-
邵彦05集:夏商周时期的美术 [第5集] 邵彦05集:夏商周时期的美术
-
邵彦06集:春秋战国时期美术... [第6集] 邵彦06集:春秋战国时期美术和边疆...
-
邵彦07集:战国时期的楚艺术 [第7集] 邵彦07集:战国时期的楚艺术
-
邵彦08集:两汉时期的美术 [第8集] 邵彦08集:两汉时期的美术
-
邵彦09集:六朝时代的美术 [第9集] 邵彦09集:六朝时代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