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信息
- 名称:王耀《文房艺术》王耀06集:砚的种类
-
【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第1413期】王耀:文房四宝之砚——砚的研磨器时代和淌池研磨时代
【雅昌讲堂第1415期】王耀:文房四宝之砚——砚式的演变和歙砚的石种
说到砚呢?它其实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什么?就是研墨。如果一方砚台不能研墨那就不是一方砚,但是自从民国以后有了墨汁以后大家就把砚,这方平平,怎么用啊?他不知道是来研墨的,他把砚台当做是一个碗,当做是一个碟子,像我刚刚用的碟子,不磨墨了,其实砚台如果不能磨墨,就不算是砚台了,所以米芾说器用为上,在最早的时候,汉代的时候砚台不称之为砚现在是一个石一个见,是一个石一个开(研)。就是研发的研,研就是在上面要把它碾开,用石头把这个东西碾开称之为研,我们中国文人对砚独具感情,怎么说呢?人家说武士爱剑,文人爱砚。你说上战场打仗的时候你的剑一砍就断了,就折了,这是要命的事情了,剑是非常重要的。你说李煜、苏东坡满腹经纶,要写文章的时候没有一方好砚台磨半天墨磨不出来,过一会儿就忘了词了,也是很着急的事,所以文人爱砚。
据说五代的时候李煜他被宋宗宗赵匡胤逮到汴京的时候身上就带了一方砚台,一方龙尾水心绿。而且这方砚台最终还被没收了,砸掉了。所以文人跟砚是相依为命的,有一方好砚是古代中国文人的追求,可以这么说。
砚在历史上呢?就一直被誉为文房四宝之首,我们刚刚说了,笔非常重要,墨也非常重要,纸更重要,砚为什么还是四宝之首呢?它只是在幕后磨磨墨,我们可以这么去理解,在古代的时候笔墨纸都是易消耗品,我们今天用完了一张纸,明天用完了一锭墨,后天我们再去买吧。而今天买的不好的明天还有机会再去买好的,因为古代的时候不像我们今天吃一个土鸡蛋,我们叫土鸡蛋,我们在70年代有什么土鸡蛋和洋鸡蛋之分啊?都是土鸡蛋,在古代的时候有什么好纸和坏纸,只不过是有更好一点的纸,但纸它都是真的纸,不像现在70年代、80年代的纸,所以那个时候它不存在着就是说买不着好纸,买不着好笔和好墨,但是想买一方好砚可就不容易了,因为生产好砚的地方一个是端州,一个是歙州,四大名砚,这两个地方的供砚基本上都是属于官家定制购置的。歙砚在南唐的时候就有“砚务官”,他做的砚基本上是供品,供给皇家的。然后由皇家再返回来赐给大臣,民间想要得到一方好的砚台非常得难,像当年苏东坡就用自己的家传宝剑换一方龙尾砚,你像端砚更是非常不容易,端砚要开采一个端砚哪怕这么小的一个片断都要拿来做成砚台,而且当时抄家的时候比如说你检石多少块,端砚几片,那个大漆家具几件,砚台都算是重器物了。所以古代的文人要想制一方好砚台是一个大物件了,就像前段时间说什么呢?00:27:21。所以那个时候古人如果有现在这么风趣也觉得有甚,我有甚。砚被称之为文房四宝之首,我替古人诌了几句为什么它是文房四宝之首。我们在书房里,一个书案上你有了青花瓷,有了观赏石,但是没有一方好的砚,一方厚重的砚在你的案几上是压不住的,你是会感觉到这个书房都是会飘起来的,因为砚是最厚重的,没有什么东西比它再厚重了,所以对一方好砚的要端庄,要感觉要稳重,他不是说砚台本身有多重,是它感觉要稳重。所以称之为云根,朴而性静,一方砚台它是要质朴、安静,这是它的本质,如果它花里胡哨的,那你在边上写字又写不清闲,就像现在你要在写字唱流行音乐就影响他了,砚台也一样,它是不能影响你的安静的,不能吵闹;“以金为声,以玉为德”就形容,就形容砚品德的高贵要求自己,玉是我们中国审美的标准器,它也是以玉为德,为什么呢?我们说这个小孩的皮肤像玉一样的,这块木头也非常好像玉一样的,都是拿玉来做标准的,说这个人品格好像玉一样的,所以玉是我们的参照标准。
第二“虚而应物”如果这个砚台中间不空虚,中间不是虚空的,它怎么能磨墨呢?你把中间的砚膛都雕刻满了,它就不能磨墨。所以它的特点虚能应物,能够印墨,墨在上面研墨。
“洁而不争”这句话可能有点儿难理解,它爱干净,但是不跟你争,不跟你吵,这是它的智慧,砚台它非常智慧。你在用它,今天你用了墨汁不去洗干净第二天你再用试试看,它就脏了。而且你再磨那个墨上边有胶,大家都知道的,胶在这个上面今天研完以后你不去洗的时候胶会腐蚀这个砚面,我们砚的研墨主要是靠它里面的00:29:53这个就像砂皮纸,具有砂纸的功能,又要求它细腻,又要求它可以像细砂纸1000号砂纸能把墨条给磨下来,刚才大家也看了我磨墨的感觉就可以很快地磨下来,所以你用完以后就把它去洗干净,而且你自己主动去洗,它不去跟你说。“洁而不争”,这是智慧。
“以古为师”砚台你要制一方砚台它的标准是古雅,是高古,所以说如果这方砚台不高古、不古雅,厚重各方面的格调就不够,放在你书房里边就跟其他的工艺品一样的,可能就不能够让你气能够那么足,到今天为止它还是一以贯之地保持这个风格。
“腻而不滑”砚台的要求砚面要非常得细腻、要光滑、要润,但是不能像玻璃一样打滑,滑头了就磨不出墨了,所以叫腻而不滑。
“用而不损”我在上面怎么研墨,砚它可以,墨就可以一段时间就用完了,砚是可以寿命非常长,可以永年的,你怎么磨砚台不损耗,完全是墨损耗。
“以文为遵”你要开始用砚台写写画画了,肯定是从文学上面,从文史上面那就开始有修养了,以文为尊。
“以武为耀”砚台是幕后的,它让笔、墨、纸在前边发挥它的功能,让他们去展示,它自己默默地为后面做后盾,这是谦让的一个品德。
“琢而不艳”一方好的砚你怎么琢不能艳俗,必须要古雅。
温而自持”搁在这个地方一方好砚它能够让你亲近,但是它不能够让你很随意,不能随人于南北,它有它自己的风格、面貌都不是说是不自重,,砚台是很自重的。
“以烟为友、以云为朋”。烟大家说了就是墨,它都跟墨关系很好,是好朋友。以云为朋,云是什么?云是水,都是属于跟高雅之士在一起玩的。来往无白丁这种。
“聚而能舍”它聚什么?是聚气、聚水,现在说聚水,水就是财,聚水,为什么聚水呢?中国以前有一句话徽墨集五域松烟,歙砚盛三江云水。”你用的水你知道今天这个水是哪里来的?可能是北半球的水今天飘到这儿来了,所以是聚水,水拿来干嘛?就是研墨,所以它聚了以后还能舍,可以让你把它磨掉,用掉,本来是没能量的,你用完以后变成有能量的,可以拿来让你传承。这就是在他身上置换,物化的能力。
然后“蓄而能发”这个蓄是蓄什么呢?它蓄积了它身上非常多的绢云母,就像砂纸你买一张1000号的水砂纸来打磨打磨过一会儿就没用了,就磨完了。就丢了,砂纸就没了,但是砚你可以用上千年,子孙长代可以永久保存下去,它蓄而能发。
“以贤为兄”这个就很了不起了,像从古到今,像今天我们近代就知道的启功就爱砚台跟它称兄道弟,南唐李煜就不用说了爱砚台,米芾看见砚台,好砚台就要拜,砚山换了一个什么?大别墅,豪宅。跟他称兄道弟的,都是这些高雅之士。
“以义为仁”一方好的砚台不管你是谁,你爱惜它,你珍用它,它会随着对你非常有仁义,它就伴你一生,不像笔、纸、墨用完了就丢了。所以砚台有这么多的德行,这些德行,恰好是我们中国古代对君子修身的要求,砚台都具备了这么多,你说它能不是文房之首吗?
所以大家都要去了解砚台,砚台有这么多好的优秀地品德。所以历来说砚台我们可以说蒋介石到台湾去了,《西清砚谱》砚台全都带走了,故宫里的砚台;乾隆和康熙亲自到中国建立满洲政府的时候《西清砚谱》是清朝的皇帝们收集的,编了这本书;还有自己家乡的石头松花砚大家都知道,松花石拍卖价格这几年非常高,因为宫廷艺术品现在都非常高,是他们用他们家乡的石头来做砚,我们家乡也有好石头,就是为了和汉文化的对等。所以砚台历代是被文人雅士们所看重,没有好砚台就没法工作,说实在的。砚台的种类非常得多,有铜的,有泥的,有各种各样的,为什么会这么多呢?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其实很简单,我们全国各地古代的时候那么长的年代,哪个地方都出秀才,哪个地方都出文人,不是说只有端砚的地方、歙砚的地方出文人,出品德高尚的人。所以这些文人秀才不是谁都有机会去广东,去歙县或者是商业像现在这么发达晚上电脑上就可以买一方,所以家乡附近都是边上李木匠做一方木头砚试试看,泥漆匠就用漆做一方砚台给自己的子孙试试看,这样各种材料就地取材,啥瓦砚就被尝试着在用,所以就会有这么多的品类,自己家乡的石头是首先被用的,但是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的大家的使用,发现还是歙砚、端砚、洮河砚、澄泥砚是最优秀的。一个最优秀是石材;一个是它有普及的量,我们说有个案,这个很好,但是它就这么一个,全世界就这么一个你也没有用,所以它是要有一定的产量,然后还是质量。所以最后评比四大名砚是这样的。当然在唐代还有一个砚叫红丝砚称之为天下第一,但是红丝砚到唐以后就没有了,就是说基本上就不开采,
我后面对这个红丝砚做过一个了解,因为红丝砚,它是黄底红丝,这个感觉像是血脉,然后我们以前的矿脉都是属于统治阶级分裂觉得这是龙脉,挖出这种石头你看一下就有挖龙脉这种感觉,所以那个禁止开采,就是唐代就一盛行以后后面马上就销声匿迹了,而且在发现有红丝的地矿的地方我去考察过有一个太庙,而且这个太庙从唐代到明代开始都有碑额在上面,所以还有镇庙的。这个我去看过,所以当时也没有去翻拍,因为这个是我接下来要做的红丝砚的体系,只是现在跟大家这么口头说说而已。后面有详细的一些论证,红丝砚的体系,因为红丝砚现在有传说没体系,有红丝砚的那一段,但是后面就没有了,不像,实物有一些,但是不多,不像现在的体系非常完整,像其他的砚种,在唐代的柳公权还有唐旬他们就已经有过对砚的砚学的著作,但是最正规开始的还是从宋代,宋代的米芾就开始做了一个《砚谱》、《砚史》,我们大家看了一下,一下子出了这么多,从宋代到现代就不断地有人在记录我看过什么样的砚台,砚台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哪里的石头,哪里的材质非常好,非常多的介绍。看了这么多其实大家不用紧张,也不用去特别去查找,其实有一本书叫《说砚》曾经上海的一个什么科技出版社出版过一套书《说砚》、《说墨》、《说玉》、《说笔》,说文房四宝的,你们去查一下,那本《说砚》上面这些古代的资料完全都齐,但是它都是文言的,要断句、句逗,我呢?所有的对砚学的知识以前找了很多,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收益非常大,我通过这本书找到非常多的材料也赚了不少钱。它好像是上海科技出版社,《说砚》查一查就知道了,厚厚的一本,里边都是文言,它就是要句逗,它的记载都是你说那个米芾不可能说现在的白话文,所以很多的书,比如说高濂的《遵生八笺》上面都有记载说砚的。
我在06年的时候因为我是制砚的,也研究了一下砚,也出了一本书叫《砚藏》,这本书就在这儿,那跟古人比因为就是说给大家打开给它看一看,这本书记载了我收了一些我的砚台,古砚,这些古砚我不是收藏家,我是制砚的,所以我收藏这些砚台,收集砚台是为了学习,这些砚台是我的老师,我今天的制砚水平、能力全是跟古人学习的,跟古砚学习。
- 上传日期:2015年02月07日
推荐视频
-
龚继遂01集:艺术品市场分析 [第1集] 龚继遂01集:艺术品市场分析
-
刘尚勇01集:画廊、艺术博览... [第1集] 刘尚勇01集:画廊、艺术博览会
-
刘尚勇02集:拍卖公司 [第2集] 刘尚勇02集:拍卖公司
-
一西平措01集:宗教背景 [第1集] 一西平措01集:宗教背景
-
一西平措02集:印度风格造像... [第2集] 一西平措02集:印度风格造像艺术(...
-
一西平措03集:印度风格造像... [第3集] 一西平措03集:印度风格造像艺术(...
-
一西平措04集:尼泊尔风格造... [第4集] 一西平措04集:尼泊尔风格造像艺术
-
一西平措05集:西藏、汉藏、... [第5集] 一西平措05集:西藏、汉藏、蒙古风...
-
一西平措06集:佛教造像的鉴... [第6集] 一西平措06集:佛教造像的鉴定
-
康宁01集:笔墨(上) [第1集] 康宁01集:笔墨(上)
-
康宁02集:笔墨(下) [第2集] 康宁02集:笔墨(下)
-
唐健垣03集:古琴的制作及《... [第1集] 唐健垣03集:古琴的制作及《潇湘水...
-
唐健垣02集:古琴演奏、古琴... [第2集] 唐健垣02集:古琴演奏、古琴谱及现...
-
唐健垣01集:古琴的历史及基本... [第3集] 唐健垣01集:古琴的历史及基本知识
-
刘尚勇01集:《功甫帖》引发... [第1集] 刘尚勇01集:《功甫帖》引发的风波...
-
刘尚勇02集:《功甫帖》引发... [第2集] 刘尚勇02集:《功甫帖》引发的风波...
-
刘尚勇03集:功甫帖真伪争议... [第3集] 刘尚勇03集:功甫帖真伪争议(上)
-
刘尚勇04集:功甫帖真伪争议... [第4集] 刘尚勇04集:功甫帖真伪争议(下)
-
刘尚勇05集:书画鉴定的困惑 [第5集] 刘尚勇05集:书画鉴定的困惑
-
刘尚勇06集:从市场角度看书... [第6集] 刘尚勇06集:从市场角度看书画鉴定
-
龚继遂02集:六个要素与操作... [第2集] 龚继遂02集:六个要素与操作流程
-
龚继遂03集:确定藏品的四个... [第3集] 龚继遂03集:确定藏品的四个要素
-
吴洪亮01集:人生若寄(上) [第1集] 吴洪亮01集:人生若寄(上)
-
吴洪亮02集:人生若寄(下) [第2集] 吴洪亮02集:人生若寄(下)
-
张公者01集:优秀书画家与优... [第1集] 张公者01集:优秀书画家与优秀书画...
-
张公者02集:优秀书画家与优... [第2集] 张公者02集:优秀书画家与优秀书画...
-
郑乃铭01集:新闻媒体在当代... [第1集] 郑乃铭01集:新闻媒体在当代艺术中...
-
郑乃铭02集:新闻媒体在当代... [第2集] 郑乃铭02集:新闻媒体在当代艺术中...
-
栗强:什么是收藏 [第1集] 栗强:什么是收藏
-
栗强:普洱茶的收藏、投资、... [第2集] 栗强:普洱茶的收藏、投资、品饮
-
栗强:普洱茶的四个历史阶段 [第3集] 栗强:普洱茶的四个历史阶段
-
栗强:普洱茶的辨别与品饮 [第4集] 栗强:普洱茶的辨别与品饮
-
栗强:茶具的品类和功能介绍 [第5集] 栗强:茶具的品类和功能介绍
-
彭锋01集:怎样理解艺术作品 [第1集] 彭锋01集:怎样理解艺术作品
-
彭锋02集:中西方艺术发展脉... [第2集] 彭锋02集:中西方艺术发展脉络概述
-
彭锋03集:当代艺术的界定方... [第3集] 彭锋03集:当代艺术的界定方法
-
彭锋04集:现代主义作为当代... [第4集] 彭锋04集:现代主义作为当代艺术
-
彭锋05集:现实主义的当代艺... [第5集] 彭锋05集:现实主义的当代艺术
-
彭锋06集:政治波普和玩世现... [第6集] 彭锋06集: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
-
彭锋07集:中国风和新水墨艺... [第7集] 彭锋07集:中国风和新水墨艺术
-
易英01集:概述 [第1集] 易英01集:概述
-
易英02集:原始美术和古埃及... [第2集] 易英02集:原始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
易英03集:古代希腊美术 [第3集] 易英03集:古代希腊美术
-
易英04集:古代罗马美术 [第4集] 易英04集:古代罗马美术
-
易英05集:欧洲中世纪美术 [第5集] 易英05集:欧洲中世纪美术
-
易英06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 [第6集] 易英06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美术
-
易英07集:意大利文艺复兴盛... [第7集] 易英07集: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美术
-
易英08集:意大利文艺复兴晚... [第8集] 易英08集: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美术
-
易英09集:尼德兰文艺复兴美... [第9集] 易英09集: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
-
易英10集:德国文艺复兴美术 [第10集] 易英10集:德国文艺复兴美术
-
易英11集:17世纪巴洛克美术... [第11集] 易英11集:17世纪巴洛克美术代表大...
-
易英12集:17世纪荷兰绘画和... [第12集] 易英12集:17世纪荷兰绘画和学院派...
-
易英13集:18世纪洛可可美术 [第13集] 易英13集:18世纪洛可可美术
-
易英14集:19世纪新古典主义 [第14集] 易英14集:19世纪新古典主义
-
易英15集:19世纪浪漫主义 [第15集] 易英15集:19世纪浪漫主义
-
易英16集:19世纪现实主义 [第16集] 易英16集:19世纪现实主义
-
易英17集:19世纪印象主义之... [第17集] 易英17集:19世纪印象主义之马奈
-
易英18集:19世纪印象主义和... [第18集] 易英18集:19世纪印象主义和新印象...
-
王耀01集:概述和毛笔的种类 [第1集] 王耀01集:概述和毛笔的种类
-
王耀02集:文房四宝之笔 [第2集] 王耀02集:文房四宝之笔
-
王耀03集:文房四宝之墨 [第3集] 王耀03集:文房四宝之墨
-
王耀04集:麻纸与皮纸 [第4集] 王耀04集:麻纸与皮纸
-
王耀05集:竹纸与宣纸 [第5集] 王耀05集:竹纸与宣纸
-
王耀06集:砚的种类 [第6集] 王耀06集:砚的种类
-
王耀07集:砚的研磨器时代和... [第7集] 王耀07集:砚的研磨器时代和淌池研...
-
王耀08集:平坦砚堂时代 [第8集] 王耀08集:平坦砚堂时代
-
王耀09集:砚式的演变级及歙... [第9集] 王耀09集:砚式的演变级及歙砚的石...
-
杭春晓01集:概念的表述 [第1集] 杭春晓01集:概念的表述
-
杭春晓02集:概念的产生 [第2集] 杭春晓02集:概念的产生
-
杭春晓03集:笔墨的基本语言... [第3集] 杭春晓03集:笔墨的基本语言和鉴定...
-
杭春晓04集:从新国画概念到... [第4集] 杭春晓04集:从新国画概念到去工具...
-
杭春晓05集:水墨抽象化风格 [第5集] 杭春晓05集:水墨抽象化风格
-
杭春晓06集:85思潮的反传统... [第6集] 杭春晓06集:85思潮的反传统化
-
杭春晓07集:非风格化的观念... [第7集] 杭春晓07集:非风格化的观念水墨
-
杭春晓08集:新文人画 [第8集] 杭春晓08集:新文人画
-
杭春晓09集:从实验水墨到新... [第9集] 杭春晓09集:从实验水墨到新水墨
-
杭春晓10集:当代水墨 [第10集] 杭春晓10集:当代水墨
-
李祥霆01集:古琴艺术的传承... [第1集] 李祥霆01集:古琴艺术的传承发展
-
李祥霆02集:古琴的艺术特点 [第2集] 李祥霆02集:古琴的艺术特点
-
李祥霆03集:古琴的标准与表... [第3集] 李祥霆03集:古琴的标准与表现力
-
李祥霆04集:古琴艺术的美学... [第4集] 李祥霆04集:古琴艺术的美学理论
-
李祥霆05集:古琴的经典性文... [第5集] 李祥霆05集:古琴的经典性文献
-
李祥霆06集:古琴的乐器选择 [第6集] 李祥霆06集:古琴的乐器选择
-
李祥霆07集:古琴的真伪辨别 [第7集] 李祥霆07集:古琴的真伪辨别
-
谢素贞01集:当代艺术定义 [第2集] 谢素贞01集:当代艺术定义
-
谢素贞02集:东方元素的挪用 [第3集] 谢素贞02集:东方元素的挪用
-
谢素贞03集:写实绘画的永存 [第4集] 谢素贞03集:写实绘画的永存
-
谢素贞04集:嘲弄的多元化 [第1集] 谢素贞04集:嘲弄的多元化
-
谢素贞05集:动漫的未来性 [第5集] 谢素贞05集:动漫的未来性
-
谢素贞06集:叙事的异化延续... [第6集] 谢素贞06集:叙事的异化延续与水墨...
-
谢素贞07集:多媒体的微观与... [第7集] 谢素贞07集:多媒体的微观与表演艺...
-
谢素贞08集:台湾艺术界 [第8集] 谢素贞08集:台湾艺术界
-
谢素贞09集:时代趋势的渐取... [第9集] 谢素贞09集:时代趋势的渐取代
-
谢素贞10集:市场史取代艺术... [第10集] 谢素贞10集:市场史取代艺术史
-
黑国强01集:进入中国古董家... [第1集] 黑国强01集:进入中国古董家具之路
-
黑国强02集:中国家具市场变... [第2集] 黑国强02集:中国家具市场变迁——...
-
黑国强03集:中国家具市场变... [第3集] 黑国强03集:中国家具市场变迁——...
-
黑国强04集:中国家具收藏家... [第4集] 黑国强04集:中国家具收藏家的变化...
-
黑国强05集:中国家具收藏家... [第5集] 黑国强05集:中国家具收藏家的变化...
-
黑国强06集:收藏与价值——... [第6集] 黑国强06集:收藏与价值——软木、...
-
黑国强07集:家具收藏修复、... [第7集] 黑国强07集:家具收藏修复、整理概...
-
黑国强08集:中国家具收藏—... [第8集] 黑国强08集:中国家具收藏——整体...
-
黑国强09集:中国家具收藏—... [第9集] 黑国强09集:中国家具收藏——细节...
-
栗强01集:日本铁壶的诞生过... [第1集] 栗强01集:日本铁壶的诞生过程
-
栗强02集:中国当下的茶文化... [第2集] 栗强02集:中国当下的茶文化——煮...
-
栗强03集:中国当下的茶文化... [第3集] 栗强03集:中国当下的茶文化——种...
-
栗强04集:日本历史上铁壶的... [第4集] 栗强04集:日本历史上铁壶的产生
-
栗强05集:日本铁壶的风格和... [第5集] 栗强05集:日本铁壶的风格和产地
-
栗强06集:日本铁壶的釜师体... [第6集] 栗强06集:日本铁壶的釜师体系与堂...
-
栗强07集:日本铁壶收藏——... [第7集] 栗强07集:日本铁壶收藏——花货
-
栗强08集:日本铁壶收藏——... [第8集] 栗强08集:日本铁壶收藏——身款
-
栗强09集:渐受推崇的釜师系 [第9集] 栗强09集:渐受推崇的釜师系
-
栗强10集:新壶与老壶 [第10集] 栗强10集:新壶与老壶
-
栗强11集:新补原补与价格判... [第11集] 栗强11集:新补原补与价格判断
-
栗强12集:日本铁壶的使用与... [第12集] 栗强12集:日本铁壶的使用与保养
-
曾璜01集:什么是摄影收藏 [第1集] 曾璜01集:什么是摄影收藏
-
曾璜02集:摄影收藏案例 [第2集] 曾璜02集:摄影收藏案例
-
曾璜03集:摄影发展的趋势 [第3集] 曾璜03集:摄影发展的趋势
-
曾璜04集:影像艺术品投资大... [第4集] 曾璜04集:影像艺术品投资大环境
-
曾璜05集:关于国家摄影收藏... [第5集] 曾璜05集:关于国家摄影收藏和影像...
-
曾璜06集:关于影像的真迹 [第6集] 曾璜06集:关于影像的真迹
-
曾璜07集:中国摄影收藏的类... [第7集] 曾璜07集:中国摄影收藏的类别
-
曾璜08集:影像艺术品的金融... [第8集] 曾璜08集:影像艺术品的金融特性—...
-
曾璜09集:影像艺术品商业模... [第9集] 曾璜09集:影像艺术品商业模式
-
曾璜10集:影像艺术品交换模... [第10集] 曾璜10集:影像艺术品交换模式
-
曾璜11集:影像艺术品的众筹... [第11集] 曾璜11集:影像艺术品的众筹模式和...
-
曾璜12集:云志模式 企业品... [第12集] 曾璜12集:云志模式 企业品牌的模...
-
曾璜13集:影像艺术品价格体... [第13集] 曾璜13集:影像艺术品价格体系
-
曾璜14集:影像艺术品收藏发... [第14集] 曾璜14集:影像艺术品收藏发展趋势
-
王光尧01集:陶与瓷的认知及... [第1集] 王光尧01集:陶与瓷的认知及白陶的...
-
王光尧02集:高岭土生产技术... [第2集] 王光尧02集:高岭土生产技术的南传...
-
王光尧03集:原始青瓷的生产... [第3集] 王光尧03集:原始青瓷的生产及青瓷...
-
王光尧04集:六朝时期生产的... [第4集] 王光尧04集:六朝时期生产的发展与...
-
王光尧05集:白瓷的出现与瓷... [第5集] 王光尧05集:白瓷的出现与瓷器生产...
-
王光尧06集:宋金代瓷器生产... [第6集] 王光尧06集:宋金代瓷器生产的多元...
-
王光尧07集:宋金代瓷器生产... [第7集] 王光尧07集:宋金代瓷器生产的多元...
-
王光尧08集:元代瓷业的新格... [第8集] 王光尧08集:元代瓷业的新格局
-
王光尧09集:明清——从官窑... [第9集] 王光尧09集:明清——从官窑走向御...
-
王光尧10集:瓷器的中国属性... [第10集] 王光尧10集:瓷器的中国属性和外来...
-
王光尧11集:中近东传统的琉... [第11集] 王光尧11集:中近东传统的琉璃和低...
-
王光尧12集:北朝至唐具有胡... [第12集] 王光尧12集:北朝至唐具有胡文化因...
-
王光尧13集:唐代青花陶瓷器 [第13集] 王光尧13集:唐代青花陶瓷器
-
王光尧14集:宋代到明代青花... [第14集] 王光尧14集:宋代到明代青花瓷器上...
-
王光尧15集:清代瓷器上外来... [第15集] 王光尧15集:清代瓷器上外来因素的...
-
王光尧16集:清代珐琅彩彩料... [第16集] 王光尧16集:清代珐琅彩彩料生产的...
-
王光尧17集:珐琅彩 洋彩和... [第17集] 王光尧17集:珐琅彩 洋彩和粉彩的...
-
栗强:什么是“红印” [第1集] 栗强:什么是“红印”
-
栗强:“红印”的种植与加工 [第2集] 栗强:“红印”的种植与加工
-
栗强:“红印”的仓储与冲泡 [第3集] 栗强:“红印”的仓储与冲泡
-
栗强:“红印”与其它茶品的... [第4集] 栗强:“红印”与其它茶品的对比
-
栗强:“红印”的名称来源和... [第5集] 栗强:“红印”的名称来源和市场表...
-
栗强:“红印”的收藏建议 [第6集] 栗强:“红印”的收藏建议
-
栗强:“红印”的鉴别方法—... [第7集] 栗强:“红印”的鉴别方法——包装
-
栗强:“红印”的鉴别方法—... [第8集] 栗强:“红印”的鉴别方法——饼身...
-
栗强:“红印”的鉴别方法—... [第9集] 栗强:“红印”的鉴别方法——香气...
-
栗强:关于“红印”的两点结... [第10集] 栗强:关于“红印”的两点结论
-
刘越01集:从天价瓷母看瓷器... [第1集] 刘越01集:从天价瓷母看瓷器市场收...
-
刘越02集:瓷器价值体现的三... [第2集] 刘越02集:瓷器价值体现的三个方面
-
刘越03集:瓷器的艺术审美 [第3集] 刘越03集:瓷器的艺术审美
-
刘越04集:瓷器的艺术审美—... [第4集] 刘越04集:瓷器的艺术审美——真仿...
-
刘越05集:中国重要瓷器在私... [第5集] 刘越05集:中国重要瓷器在私人收藏...
-
刘越06集:西方陶瓷收藏最重... [第6集] 刘越06集:西方陶瓷收藏最重要的收...
-
刘越07集:中国重要瓷器在私... [第7集] 刘越07集:中国重要瓷器在私人收藏...
-
刘越08集:影响西方收藏世界... [第8集] 刘越08集:影响西方收藏世界的运通...
-
刘越09集:瓷器收藏投资中的... [第9集] 刘越09集:瓷器收藏投资中的几个细...
-
栗强01集:“以美济心”的概... [第1集] 栗强01集:“以美济心”的概念
-
栗强02集:“以美济心”——... [第2集] 栗强02集:“以美济心”——心的性...
-
栗强03集:“以美济心”——... [第3集] 栗强03集:“以美济心”——心的界...
-
栗强04集:“以美济心”的方... [第4集] 栗强04集:“以美济心”的方法——...
-
栗强05集:参加禅七的感受和... [第5集] 栗强05集:参加禅七的感受和经验
-
栗强06集:禅七——师和学的... [第6集] 栗强06集:禅七——师和学的关系
-
栗强07集:“以美济心”——... [第7集] 栗强07集:“以美济心”——心的功...
-
陈永怡01集:潘天寿的早期历... [第1集] 陈永怡01集:潘天寿的早期历程
-
陈永怡02集:潘天寿的中国画... [第2集] 陈永怡02集:潘天寿的中国画创新来...
-
陈永怡03集:潘天寿的中国画... [第3集] 陈永怡03集:潘天寿的中国画创新历...
-
陈永怡04集:潘天寿中国画创... [第4集] 陈永怡04集:潘天寿中国画创新的转...
-
陈永怡05集:潘天寿的构图方... [第5集] 陈永怡05集:潘天寿的构图方式
-
陈永怡06集:潘天寿的笔墨特... [第6集] 陈永怡06集:潘天寿的笔墨特点
-
高振宇01集:紫砂壶的制作材... [第1集] 高振宇01集:紫砂壶的制作材料——...
-
高振宇02集:紫砂壶的泥料加... [第2集] 高振宇02集:紫砂壶的泥料加工工艺
-
高振宇03集:紫砂壶制作工艺... [第3集] 高振宇03集:紫砂壶制作工艺流程—...
-
高振宇04集:紫砂壶制作工艺... [第4集] 高振宇04集:紫砂壶制作工艺流程—...
-
高振宇05集:紫砂壶制作工艺... [第5集] 高振宇05集:紫砂壶制作工艺流程—...
-
高振宇06集:紫砂壶制作工艺... [第6集] 高振宇06集:紫砂壶制作工艺的造型...
-
高振宇07集:紫砂壶制作工艺... [第7集] 高振宇07集:紫砂壶制作工艺的文化...
-
高振宇08集:紫砂大师时大彬... [第8集] 高振宇08集:紫砂大师时大彬 邵大亨...
-
高振宇09集:从考古角度看紫... [第9集] 高振宇09集:从考古角度看紫砂壶的...
-
周武:龙泉窑的历史——地理 [第1集] 周武:龙泉窑的历史——地理
-
周武:龙泉窑的历史——溯源 [第2集] 周武:龙泉窑的历史——溯源
-
周武:龙泉窑的历史——传承 [第3集] 周武:龙泉窑的历史——传承
-
周武:现当代龙泉青瓷作品 [第4集] 周武:现当代龙泉青瓷作品
-
邵彦01集:中国美术史的范围 [第1集] 邵彦01集:中国美术史的范围
-
邵彦02集:中国美术史的分类 [第2集] 邵彦02集:中国美术史的分类
-
邵彦03集:史前至唐代美术特... [第3集] 邵彦03集:史前至唐代美术特点综述
-
邵彦04集:原始文化时期的美... [第4集] 邵彦04集:原始文化时期的美术
-
邵彦05集:夏商周时期的美术 [第5集] 邵彦05集:夏商周时期的美术
-
邵彦06集:春秋战国时期美术... [第6集] 邵彦06集:春秋战国时期美术和边疆...
-
邵彦07集:战国时期的楚艺术 [第7集] 邵彦07集:战国时期的楚艺术
-
邵彦08集:两汉时期的美术 [第8集] 邵彦08集:两汉时期的美术
-
邵彦09集:六朝时代的美术 [第9集] 邵彦09集:六朝时代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