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次数64070 雅昌公开课 > 栗强《普洱茶的品饮与收藏》 >[第5集]栗强:茶具的品类和功能介绍
视频信息
- 名称:栗强《普洱茶的品饮与收藏》栗强:茶具的品类和功能介绍
-
主题:普洱茶的品饮与收藏
第五部分:茶具的品类和功能介绍
1、茶壶的选择
茶具简单地做一下介绍。
先从什么说起?这是一个紫砂壶。我自己泡还是用这种紫砂壶,大家等一下可以适当地有个顺序地来看一看。
清代朱泥小圆壶
它是非常明确地清代的一个朱泥壶,也是目前我们泡茶认为最好用的年代和材料,它的特点就是我们不需要去考察它是不是真的是某个,当然这也落了某个重要人物的款,但是我们不需要考察它是否真的是这个重要人物。因为你不按照这个重要人物的价格收就好了。
就好象说每一个教徒弟们收普洱茶的人,刚才我们看到两饼茶,一个叫蓝铁,一个叫红铁,过去红铁是蓝铁的一倍,过去红铁可能是两块钱的时候,蓝铁一块钱,大概是这么一个概念。现在红铁应该是蓝铁的三倍左右,蓝铁是二十,红铁差不多六十了。但是我们很难区分红铁和蓝铁,所以我们的师父们教导我们也都有一个特别简单的话,就甭管红铁、蓝铁,你都按蓝铁收就行了。你按红铁收就有上当的可能,你按蓝铁收就不会上当。我觉得这话是对的。
清代 朱泥仲芳壶
这些壶,甭管是不是留佩原件,你就别按留佩原件收就行了,你按留佩原件收,你也舍不得泡茶了。
这个大小也适合泡茶,泡茶的这种壶有一个基本的原则,100毫升水搁一个7克茶,在这个基础上调,有的往多里调,有的往少里调。
今天这个因为这块不是我摆的,所以我当时装小提篓,是我随身带的一个茶篓,最重要的一件茶具,这是一些包袱皮。
2、最重要的茶具是什么?
称
最重要的一件茶具是这个秤。你只有通过这件东西,你才会对你的泡茶获得真正的提升,所有的都是悬乎的,只有这个东西是实在的。但是有时候它也不准,你赶紧到淘宝网上再买一个换一个,我一般一下买四五个,用坏了一个赶紧再换一个。因为这个还是至关重要,你只有通过它,你的手是很难准的。这个茶是紧一点松一点是对你的手感是完全不一样,但是有一个电子秤你可以拿来秤。
大家记住,如果想要学泡茶,你可以用紫砂壶泡,也可以用茶杯泡,也可以用盖碗泡,也可以像我一样拿一个大的塑料杯泡。
炉子
这个炉子非常好用,可以烧沙锅,可以烧百合汤,可以煮中药,也可以煮铁壶,煮银壶,都没问题。这个是很好的,出门带着也确实很好用。
无论如何,要强调如果你对这一点分量,除非你的手真的很准,有一个卖普洱茶很有名的茶商,他自己原来是经营,他是安溪人,但是他后来发现铁观音农残太多,怕他的客户喝了不习惯,他就本着对自己客户负责的态度改成做普洱茶的代言人,专门卖普洱茶了,他从来不去用这个秤,但是他也卖得很好,后来我专门考他,我说您刚才秤这一泡茶用了多少克啊?他告诉你我用了9克或者用了13克。我说我们看看您的准不准,因为我随身都带着这个,我拿过来往上一倒,准的,两次准的,三次准,我再也不问他第四次了,因为人家手底下有准,不像我们这么没准。但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他那么有准,他要几克他手里就是几克,我们也只见过他一位是这么有准的,别人都没这么有准。
杯垫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茶具,所有的这些茶具在中国古代会给它有一个所谓的衣服,就是要给它穿衣服,要穿一个包,一个衣服之外要有一个台,又要一个托件,都是为了表示对它的一种尊重。
这种小壶你搁7克好控制,当然7克不是一个死的数,有的茶你觉得搁7克味还淡一点,可以加1克,有的你觉得搁7克已经很浓了,就可以减半克减1克,天气不好你的水温足够高,你就可以给它填闷,水温足够高也可以再稍微再加1克半克的会更好喝,如果本身水温就是凉了吧呲的,你再稍微减1克半克的,泡的时间长点儿,就会把很多给避免开。
丝瓜囊杯垫
我们说到第二的时候,这个就是丝瓜囊,这个剪得比较粗糙,薄的可能是我剪的,这个剪得好一点,但是你们也都可以试着剪,剪完之后很好玩的,自己动点儿手。
3、公杯、建水、托盘、茶针、茶勺
今天上午去看了国家博物馆,这是一个公杯丞,是我从国家博物馆有一次花了一百来块钱开发票买来的,现在已经没有这个产品了,做得很好。托一托放在这儿泡茶,有个公杯放在这儿,黑白相称,我觉得也挺好看。
公杯
公杯是一个很晚的发明,过去不用这个,用这个是一个偷懒,因为我们过去都是三五个人,现在很麻烦,往往喝茶的人比较多,六七个人,你这么倒确实很难倒匀,放六七个杯子拿一个壶来倒,倒得很匀很难,人家说你偏心,给你喜欢的人就给倒得淡一点,你讨厌的人就给他倒得浓一点,那是茶不好才这样呢,茶好的时候反过来了,喜欢的倒浓一点,不喜欢的倒淡一点。
所以拿公杯装,浓淡是一样的。这个公杯据说是台湾的周瑜周老师的发明,周老师对这件事情后来也因为大家都说是偷懒,就是不肯用心倒匀而用公杯,他也有点儿不耻于再讲是他发明这个事了,他觉得可能是发明偷懒的工具,其实还是一个很好用的事情。我们也基本上还是在用。
建水
在桌上会有一个建水,我现在拿的是桌斋的一个,铜做的,这是龙的九个孩子中的一个叫螭龙,肚子很大,和水关系很大,标准的建水,这是一个螭龙。
当然建水也有很多变化,我在家里可能用瓷的比较多,像这样的还是一个比较好玩的建水,建水是由于用干泡法底下没有一个茶床,没茶床就不会滋生那么多细菌。但是如果要是在初泡茶的时候,为了茶好喝,湿泡法还是一个比较好的宣传,可以淋壶,可以温度提升一点,湿泡法会让茶变得更好喝。干泡法会对你的茶的要求更高,会让你的茶的味道也更好。
青瓷托盘
托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托盘,有很多故事可以讲,出产自宜兴青瓷厂。中国最早生产青瓷的产地不是龙泉,而是宜兴。
宜兴除了生产紫砂,还生产青瓷,但是现在宜兴的青瓷厂已经倒闭了,这是由于我们说叫做不自重。宜兴青瓷厂有一年突然由于经济效应不好和双钩大曲合作,给双钩大曲做酒瓶子,它本来都是出口创汇的高级工艺品,后来给双钩大曲做了大量的酒瓶子,别人就认为你只能卖酒瓶子的价格,就把自己搞得很廉价。从此以后,宜兴青瓷厂就一蹶不振,现在已经倒闭了。倒闭之后,它的一批残留的物品处理不要,就堆放在了苏州的寒山寺,苏州寒山寺后来也嫌占地,好像三块钱一个又卖给了宜兴一个做紫砂壶的,现在人家也不肯卖,我们每次说要买一件,他就说我送你一个,你下次说又买一个他又送你一个,他又不肯卖,因为他知道这个东西将来会有它的自身的价格变化。
茶针和茶勺
这是茶针,这个壶因为做的工艺很好,老壶不用了,如果新的一些壶可以用来通壶孔道的。
这个是茶勺,日本的茶勺是舀抹茶粉的,我们就直接可以用来把茶从茶则倒到这里边来了。
4、喝茶应该用大杯子还是小杯子?
我带了一些大家外面日常喝茶用的杯子,可以看一看。这种杯子还是比较合格的一个杯子。日常外边大家喝茶用的,现在大家比较喜欢一些老一点的杯子,就是这样的小杯子,正好可以喝一口,它会要求你喝的时候不用非得仰脖,可以直接一倒就倒得进去。瓷质是柴火烧的,可以用来闻杯底,比较香。
清代青花茶杯
通常大家外面流行用这样大小的杯子,有各种原因。
第一,可以省点儿茶叶;第二不用放凉了,茶凉了也不好喝;第三也会显得比较好配茶托之类的。
但是如果经常去过我家里的人都知道,在我家里喝茶,我几乎很少用到这样的小杯子,我一般来客人用的都是这样的杯子。因为这是要显示你的茶很好,也显示这种大杯子比小杯子难得一些。但是更主要的虽然同一个时期,你能用这么大的杯子给人家喝,说明你的茶很好,别人可以很容易喝完一杯子,这一杯子装的茶其实是这一杯子的很多倍了。
清朝鹤纹茶杯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我倒不过来,泡不过来,我之所以不用这么小杯子,是因为去我们家里如果用这个小杯子给大家泡茶,不管是我泡还是谁泡,都泡不过来,泡半天他一口喝掉了,老得泡。
如果是在没有别人在,自己一个人喝的时候,台湾有一位收藏佛像的专家叫陈百忠陈先生,他有一次跟我在一起和别人一起聊天,他跟别人讲,说喝茶的其实这些好茶也都是用来炫耀的,都是用来显摆的,肯定是没有人会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如果喝那些好茶,脑子就成有病了。我当时就开始擦汗,他又说一遍,我又擦一遍,他说怎么了,很热吗?我说不是,我说我肯定是有病的,因为我自己在家里喝的就是比我请大家喝的要好得多,因为我不想请大家喝那么好的,我自己留着一个人喝更高兴,很多年了。
次一点的好茶,我可能会叫何姝梦过来一起喝一点,但是如果喝最好好茶的时候,我就可能只找我女儿了。我和我女儿喝茶的时候就不会用这种小杯子,觉得不如这种大杯子好。我还有更大的杯子,因为这个真的是很好。
所以一定是要明白,好吃好喝留给自己是没有错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家外面都用这么小杯子,可能也有好的,他留给自己了,这个我不知道。但是这个是说实话,应该说我希望简单地说就是它有自身的一个道,不管是喝茶、泡茶。但是你自己只有经过一个实践才能够掌握到这个道,而不是说靠悬乎的,靠吹是不行的。
5、煮水器到底哪家好?
日本铁壶
煮水。从陆羽的《茶经》就在讲,用铁釜、铁壶煮水。但中国的铁矿的原因,后来很快就不用了。我今天没有带图片,适当的时候大家可以提醒我,把日本的铁矿石的图片发给大家,就是像这些铁壶它不是用铁锭做的。这一条叫熟铁,是用铁锭做的,铁锭是从哪儿来的?铁锭是从铁矿石里边提取出来的铁,然后做成铁锭,再做成熟铁。底下它不是铁锭做的,而是用铁矿石直接熔化做的,是石头,我会把石头的照片发到我们的群里,大家可以来看,就是直接是石头熔化了来做的,才称之为日本的传统铁壶。它的成份里边含铁60%、70%左右,剩下的都不是,你给它磨成粉,这个我试过了,把里面的铁垢磨成粉,然后铁渣磨成粉之后,拿吸铁石一吸,大概有2/3以上的就吸走了,还有1/3吸不走,我们今天新做的这些铁壶都是拿铁锭,再加上那些成型剂来做的,什么含铅、锌、铝,用塑形剂来做的,和这些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讲到瓷杂工艺,它有一个叫做材料属性。古今的材料不同,尤其是地矿所挖掘的部分,它在不同的地层挖出来的东西,包括上次我还是去葛先生那儿请教葛先生关于北方的其它的一些窑口的白瓷和定窑白瓷的区别,葛先生就打开他的柜子拿出来了几个,让我托在手上,用另外一只手敲来听这个声音,然后好,放下了,又敲一个,又敲一个。最后四五个敲完之后,他说是不是有一个声音和别的不一样的,那很明显,因为别的都是当当当,剩下的一个就是扑。他说好,那几个就是标准的定窑的声音,后面这个就是北方窑口。这是因为当地的土不同,你敲过了就全都清楚了,现在你肉眼看真的可能有点儿够呛,但是你敲这个,因为那个年代的土和现在的土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致密性、结实性,古今不同的材料不一样。
紫砂的陶瓷学,刚才我们看了有茶学的教程,紫砂也有紫砂的教科书。紫砂的教科书区分不同年代的紫砂,就是讲不同年代紫砂里边含的成份的不同,不同时期开采的紫砂的成份不同,那个不同在放大镜下是什么样的情况。我曾经尝试过仅仅用这一个方法去断定紫砂的年代不同,后来发现用这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断定的紫砂年代不同和这些紫砂大师们用了几十种方法综合判断的不同,结果是100%吻合,就是因为材料属性还是能够决定这个事情的根本属性,包括写字的纸,包括铁壶的材料,它有自身材料的不同。
今天的这些塑形材料,我带了一样东西。
足银茶叶罐
这是我们班上的李佳玲送给我的一个小的茶叶罐,我觉得挺好的,很漂亮,而且放到桌上也很精致,搁一两款茶放在桌上请大家喝时候,就比你从这么大的麻袋里往外掏显得要漂亮。而且茶罐的底下写了两个字叫“足银”,像这样的一个写了“足银”就不是99.9%,写“纯银”也不是,日本的“纯银”好很多,往往是999的银或者是9999的银,这种大概是90左右的银,用来装茶叶毫无问题,而且也确实氧化起来也比较慢,也有它自身的好处。如果用来煮水就要小心了,因为这里除了那90%的银之外,剩下的成份是什么我们不知道,它至少不是食用级的。
两种东西我们建议用来煮水,第一种,这个东西自古以来人家就用来煮水,煮了几千年了,到你这儿就出问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第二种可能是今天通过了食品安全认证的这些铁质器,它用来煮水,我们家里买个电饭煲,我们家里买个炒菜锅,我们是不是还得买一个有品质生产的,我们也不敢说是开着个车经过城乡接合部正好在一个臭水沟旁边堵车呢,然后地摊上有一个人摆了一个木头架子上搁了一个锅,我就买回家炖鸡,我也不敢,那何况是煮水的茶。
铁壶
还是要有它自身的一个选择的空间,要么就是买这种古老相传的,要么就是买新的,但是可以保证的。我现在别的不能保证,唯一能向大家保证的两件事情,一个是日本的新做铁壶,基本上都没有通过日本的饮用壶的安全证明。第二个事情还可以向大家基本可以保证的就是,中国的新作铁壶可能比日本的新作铁壶质量还要次一点,唯独有一家公司,我不讲是哪家公司了,因为也算是朋友开的公司,他们的铁壶通过了德国的证明。为什么会通过德国证明,中国做一个铁壶通过德国的一个证明是什么概念,通过证明这个是纯铁做的,因为有这一个德国证明,所以在拍卖会的专场,就可以写上该铁壶已经过德国的证明,证明它是一个铁壶,也能卖掉一些钱,这个也是很奇怪的事情。
铁壶其实很有意思,是一个新兴的门类,而且是一个相对容易入手的门类。紫砂也是,朱泥就是这种,不是那些邵大亨,大亨传统的意义就是土豪的意思,就是土豪才能买那个。但是这种普通的小朱泥壶,如果有机会大家碰到,还是一个非常好的,但也不容易,真老也有它的辨识难度,年代辨识不难,作家辨识很困难。
- 上传日期:2015年02月06日
推荐视频
-
龚继遂01集:艺术品市场分析 [第1集] 龚继遂01集:艺术品市场分析
-
刘尚勇01集:画廊、艺术博览... [第1集] 刘尚勇01集:画廊、艺术博览会
-
刘尚勇02集:拍卖公司 [第2集] 刘尚勇02集:拍卖公司
-
一西平措01集:宗教背景 [第1集] 一西平措01集:宗教背景
-
一西平措02集:印度风格造像... [第2集] 一西平措02集:印度风格造像艺术(...
-
一西平措03集:印度风格造像... [第3集] 一西平措03集:印度风格造像艺术(...
-
一西平措04集:尼泊尔风格造... [第4集] 一西平措04集:尼泊尔风格造像艺术
-
一西平措05集:西藏、汉藏、... [第5集] 一西平措05集:西藏、汉藏、蒙古风...
-
一西平措06集:佛教造像的鉴... [第6集] 一西平措06集:佛教造像的鉴定
-
康宁01集:笔墨(上) [第1集] 康宁01集:笔墨(上)
-
康宁02集:笔墨(下) [第2集] 康宁02集:笔墨(下)
-
唐健垣03集:古琴的制作及《... [第1集] 唐健垣03集:古琴的制作及《潇湘水...
-
唐健垣02集:古琴演奏、古琴... [第2集] 唐健垣02集:古琴演奏、古琴谱及现...
-
唐健垣01集:古琴的历史及基本... [第3集] 唐健垣01集:古琴的历史及基本知识
-
刘尚勇01集:《功甫帖》引发... [第1集] 刘尚勇01集:《功甫帖》引发的风波...
-
刘尚勇02集:《功甫帖》引发... [第2集] 刘尚勇02集:《功甫帖》引发的风波...
-
刘尚勇03集:功甫帖真伪争议... [第3集] 刘尚勇03集:功甫帖真伪争议(上)
-
刘尚勇04集:功甫帖真伪争议... [第4集] 刘尚勇04集:功甫帖真伪争议(下)
-
刘尚勇05集:书画鉴定的困惑 [第5集] 刘尚勇05集:书画鉴定的困惑
-
刘尚勇06集:从市场角度看书... [第6集] 刘尚勇06集:从市场角度看书画鉴定
-
龚继遂02集:六个要素与操作... [第2集] 龚继遂02集:六个要素与操作流程
-
龚继遂03集:确定藏品的四个... [第3集] 龚继遂03集:确定藏品的四个要素
-
吴洪亮01集:人生若寄(上) [第1集] 吴洪亮01集:人生若寄(上)
-
吴洪亮02集:人生若寄(下) [第2集] 吴洪亮02集:人生若寄(下)
-
张公者01集:优秀书画家与优... [第1集] 张公者01集:优秀书画家与优秀书画...
-
张公者02集:优秀书画家与优... [第2集] 张公者02集:优秀书画家与优秀书画...
-
郑乃铭01集:新闻媒体在当代... [第1集] 郑乃铭01集:新闻媒体在当代艺术中...
-
郑乃铭02集:新闻媒体在当代... [第2集] 郑乃铭02集:新闻媒体在当代艺术中...
-
栗强:什么是收藏 [第1集] 栗强:什么是收藏
-
栗强:普洱茶的收藏、投资、... [第2集] 栗强:普洱茶的收藏、投资、品饮
-
栗强:普洱茶的四个历史阶段 [第3集] 栗强:普洱茶的四个历史阶段
-
栗强:普洱茶的辨别与品饮 [第4集] 栗强:普洱茶的辨别与品饮
-
栗强:茶具的品类和功能介绍 [第5集] 栗强:茶具的品类和功能介绍
-
彭锋01集:怎样理解艺术作品 [第1集] 彭锋01集:怎样理解艺术作品
-
彭锋02集:中西方艺术发展脉... [第2集] 彭锋02集:中西方艺术发展脉络概述
-
彭锋03集:当代艺术的界定方... [第3集] 彭锋03集:当代艺术的界定方法
-
彭锋04集:现代主义作为当代... [第4集] 彭锋04集:现代主义作为当代艺术
-
彭锋05集:现实主义的当代艺... [第5集] 彭锋05集:现实主义的当代艺术
-
彭锋06集:政治波普和玩世现... [第6集] 彭锋06集: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
-
彭锋07集:中国风和新水墨艺... [第7集] 彭锋07集:中国风和新水墨艺术
-
易英01集:概述 [第1集] 易英01集:概述
-
易英02集:原始美术和古埃及... [第2集] 易英02集:原始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
易英03集:古代希腊美术 [第3集] 易英03集:古代希腊美术
-
易英04集:古代罗马美术 [第4集] 易英04集:古代罗马美术
-
易英05集:欧洲中世纪美术 [第5集] 易英05集:欧洲中世纪美术
-
易英06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 [第6集] 易英06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美术
-
易英07集:意大利文艺复兴盛... [第7集] 易英07集: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美术
-
易英08集:意大利文艺复兴晚... [第8集] 易英08集: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美术
-
易英09集:尼德兰文艺复兴美... [第9集] 易英09集: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
-
易英10集:德国文艺复兴美术 [第10集] 易英10集:德国文艺复兴美术
-
易英11集:17世纪巴洛克美术... [第11集] 易英11集:17世纪巴洛克美术代表大...
-
易英12集:17世纪荷兰绘画和... [第12集] 易英12集:17世纪荷兰绘画和学院派...
-
易英13集:18世纪洛可可美术 [第13集] 易英13集:18世纪洛可可美术
-
易英14集:19世纪新古典主义 [第14集] 易英14集:19世纪新古典主义
-
易英15集:19世纪浪漫主义 [第15集] 易英15集:19世纪浪漫主义
-
易英16集:19世纪现实主义 [第16集] 易英16集:19世纪现实主义
-
易英17集:19世纪印象主义之... [第17集] 易英17集:19世纪印象主义之马奈
-
易英18集:19世纪印象主义和... [第18集] 易英18集:19世纪印象主义和新印象...
-
王耀01集:概述和毛笔的种类 [第1集] 王耀01集:概述和毛笔的种类
-
王耀02集:文房四宝之笔 [第2集] 王耀02集:文房四宝之笔
-
王耀03集:文房四宝之墨 [第3集] 王耀03集:文房四宝之墨
-
王耀04集:麻纸与皮纸 [第4集] 王耀04集:麻纸与皮纸
-
王耀05集:竹纸与宣纸 [第5集] 王耀05集:竹纸与宣纸
-
王耀06集:砚的种类 [第6集] 王耀06集:砚的种类
-
王耀07集:砚的研磨器时代和... [第7集] 王耀07集:砚的研磨器时代和淌池研...
-
王耀08集:平坦砚堂时代 [第8集] 王耀08集:平坦砚堂时代
-
王耀09集:砚式的演变级及歙... [第9集] 王耀09集:砚式的演变级及歙砚的石...
-
杭春晓01集:概念的表述 [第1集] 杭春晓01集:概念的表述
-
杭春晓02集:概念的产生 [第2集] 杭春晓02集:概念的产生
-
杭春晓03集:笔墨的基本语言... [第3集] 杭春晓03集:笔墨的基本语言和鉴定...
-
杭春晓04集:从新国画概念到... [第4集] 杭春晓04集:从新国画概念到去工具...
-
杭春晓05集:水墨抽象化风格 [第5集] 杭春晓05集:水墨抽象化风格
-
杭春晓06集:85思潮的反传统... [第6集] 杭春晓06集:85思潮的反传统化
-
杭春晓07集:非风格化的观念... [第7集] 杭春晓07集:非风格化的观念水墨
-
杭春晓08集:新文人画 [第8集] 杭春晓08集:新文人画
-
杭春晓09集:从实验水墨到新... [第9集] 杭春晓09集:从实验水墨到新水墨
-
杭春晓10集:当代水墨 [第10集] 杭春晓10集:当代水墨
-
李祥霆01集:古琴艺术的传承... [第1集] 李祥霆01集:古琴艺术的传承发展
-
李祥霆02集:古琴的艺术特点 [第2集] 李祥霆02集:古琴的艺术特点
-
李祥霆03集:古琴的标准与表... [第3集] 李祥霆03集:古琴的标准与表现力
-
李祥霆04集:古琴艺术的美学... [第4集] 李祥霆04集:古琴艺术的美学理论
-
李祥霆05集:古琴的经典性文... [第5集] 李祥霆05集:古琴的经典性文献
-
李祥霆06集:古琴的乐器选择 [第6集] 李祥霆06集:古琴的乐器选择
-
李祥霆07集:古琴的真伪辨别 [第7集] 李祥霆07集:古琴的真伪辨别
-
谢素贞01集:当代艺术定义 [第2集] 谢素贞01集:当代艺术定义
-
谢素贞02集:东方元素的挪用 [第3集] 谢素贞02集:东方元素的挪用
-
谢素贞03集:写实绘画的永存 [第4集] 谢素贞03集:写实绘画的永存
-
谢素贞04集:嘲弄的多元化 [第1集] 谢素贞04集:嘲弄的多元化
-
谢素贞05集:动漫的未来性 [第5集] 谢素贞05集:动漫的未来性
-
谢素贞06集:叙事的异化延续... [第6集] 谢素贞06集:叙事的异化延续与水墨...
-
谢素贞07集:多媒体的微观与... [第7集] 谢素贞07集:多媒体的微观与表演艺...
-
谢素贞08集:台湾艺术界 [第8集] 谢素贞08集:台湾艺术界
-
谢素贞09集:时代趋势的渐取... [第9集] 谢素贞09集:时代趋势的渐取代
-
谢素贞10集:市场史取代艺术... [第10集] 谢素贞10集:市场史取代艺术史
-
黑国强01集:进入中国古董家... [第1集] 黑国强01集:进入中国古董家具之路
-
黑国强02集:中国家具市场变... [第2集] 黑国强02集:中国家具市场变迁——...
-
黑国强03集:中国家具市场变... [第3集] 黑国强03集:中国家具市场变迁——...
-
黑国强04集:中国家具收藏家... [第4集] 黑国强04集:中国家具收藏家的变化...
-
黑国强05集:中国家具收藏家... [第5集] 黑国强05集:中国家具收藏家的变化...
-
黑国强06集:收藏与价值——... [第6集] 黑国强06集:收藏与价值——软木、...
-
黑国强07集:家具收藏修复、... [第7集] 黑国强07集:家具收藏修复、整理概...
-
黑国强08集:中国家具收藏—... [第8集] 黑国强08集:中国家具收藏——整体...
-
黑国强09集:中国家具收藏—... [第9集] 黑国强09集:中国家具收藏——细节...
-
栗强01集:日本铁壶的诞生过... [第1集] 栗强01集:日本铁壶的诞生过程
-
栗强02集:中国当下的茶文化... [第2集] 栗强02集:中国当下的茶文化——煮...
-
栗强03集:中国当下的茶文化... [第3集] 栗强03集:中国当下的茶文化——种...
-
栗强04集:日本历史上铁壶的... [第4集] 栗强04集:日本历史上铁壶的产生
-
栗强05集:日本铁壶的风格和... [第5集] 栗强05集:日本铁壶的风格和产地
-
栗强06集:日本铁壶的釜师体... [第6集] 栗强06集:日本铁壶的釜师体系与堂...
-
栗强07集:日本铁壶收藏——... [第7集] 栗强07集:日本铁壶收藏——花货
-
栗强08集:日本铁壶收藏——... [第8集] 栗强08集:日本铁壶收藏——身款
-
栗强09集:渐受推崇的釜师系 [第9集] 栗强09集:渐受推崇的釜师系
-
栗强10集:新壶与老壶 [第10集] 栗强10集:新壶与老壶
-
栗强11集:新补原补与价格判... [第11集] 栗强11集:新补原补与价格判断
-
栗强12集:日本铁壶的使用与... [第12集] 栗强12集:日本铁壶的使用与保养
-
曾璜01集:什么是摄影收藏 [第1集] 曾璜01集:什么是摄影收藏
-
曾璜02集:摄影收藏案例 [第2集] 曾璜02集:摄影收藏案例
-
曾璜03集:摄影发展的趋势 [第3集] 曾璜03集:摄影发展的趋势
-
曾璜04集:影像艺术品投资大... [第4集] 曾璜04集:影像艺术品投资大环境
-
曾璜05集:关于国家摄影收藏... [第5集] 曾璜05集:关于国家摄影收藏和影像...
-
曾璜06集:关于影像的真迹 [第6集] 曾璜06集:关于影像的真迹
-
曾璜07集:中国摄影收藏的类... [第7集] 曾璜07集:中国摄影收藏的类别
-
曾璜08集:影像艺术品的金融... [第8集] 曾璜08集:影像艺术品的金融特性—...
-
曾璜09集:影像艺术品商业模... [第9集] 曾璜09集:影像艺术品商业模式
-
曾璜10集:影像艺术品交换模... [第10集] 曾璜10集:影像艺术品交换模式
-
曾璜11集:影像艺术品的众筹... [第11集] 曾璜11集:影像艺术品的众筹模式和...
-
曾璜12集:云志模式 企业品... [第12集] 曾璜12集:云志模式 企业品牌的模...
-
曾璜13集:影像艺术品价格体... [第13集] 曾璜13集:影像艺术品价格体系
-
曾璜14集:影像艺术品收藏发... [第14集] 曾璜14集:影像艺术品收藏发展趋势
-
王光尧01集:陶与瓷的认知及... [第1集] 王光尧01集:陶与瓷的认知及白陶的...
-
王光尧02集:高岭土生产技术... [第2集] 王光尧02集:高岭土生产技术的南传...
-
王光尧03集:原始青瓷的生产... [第3集] 王光尧03集:原始青瓷的生产及青瓷...
-
王光尧04集:六朝时期生产的... [第4集] 王光尧04集:六朝时期生产的发展与...
-
王光尧05集:白瓷的出现与瓷... [第5集] 王光尧05集:白瓷的出现与瓷器生产...
-
王光尧06集:宋金代瓷器生产... [第6集] 王光尧06集:宋金代瓷器生产的多元...
-
王光尧07集:宋金代瓷器生产... [第7集] 王光尧07集:宋金代瓷器生产的多元...
-
王光尧08集:元代瓷业的新格... [第8集] 王光尧08集:元代瓷业的新格局
-
王光尧09集:明清——从官窑... [第9集] 王光尧09集:明清——从官窑走向御...
-
王光尧10集:瓷器的中国属性... [第10集] 王光尧10集:瓷器的中国属性和外来...
-
王光尧11集:中近东传统的琉... [第11集] 王光尧11集:中近东传统的琉璃和低...
-
王光尧12集:北朝至唐具有胡... [第12集] 王光尧12集:北朝至唐具有胡文化因...
-
王光尧13集:唐代青花陶瓷器 [第13集] 王光尧13集:唐代青花陶瓷器
-
王光尧14集:宋代到明代青花... [第14集] 王光尧14集:宋代到明代青花瓷器上...
-
王光尧15集:清代瓷器上外来... [第15集] 王光尧15集:清代瓷器上外来因素的...
-
王光尧16集:清代珐琅彩彩料... [第16集] 王光尧16集:清代珐琅彩彩料生产的...
-
王光尧17集:珐琅彩 洋彩和... [第17集] 王光尧17集:珐琅彩 洋彩和粉彩的...
-
栗强:什么是“红印” [第1集] 栗强:什么是“红印”
-
栗强:“红印”的种植与加工 [第2集] 栗强:“红印”的种植与加工
-
栗强:“红印”的仓储与冲泡 [第3集] 栗强:“红印”的仓储与冲泡
-
栗强:“红印”与其它茶品的... [第4集] 栗强:“红印”与其它茶品的对比
-
栗强:“红印”的名称来源和... [第5集] 栗强:“红印”的名称来源和市场表...
-
栗强:“红印”的收藏建议 [第6集] 栗强:“红印”的收藏建议
-
栗强:“红印”的鉴别方法—... [第7集] 栗强:“红印”的鉴别方法——包装
-
栗强:“红印”的鉴别方法—... [第8集] 栗强:“红印”的鉴别方法——饼身...
-
栗强:“红印”的鉴别方法—... [第9集] 栗强:“红印”的鉴别方法——香气...
-
栗强:关于“红印”的两点结... [第10集] 栗强:关于“红印”的两点结论
-
刘越01集:从天价瓷母看瓷器... [第1集] 刘越01集:从天价瓷母看瓷器市场收...
-
刘越02集:瓷器价值体现的三... [第2集] 刘越02集:瓷器价值体现的三个方面
-
刘越03集:瓷器的艺术审美 [第3集] 刘越03集:瓷器的艺术审美
-
刘越04集:瓷器的艺术审美—... [第4集] 刘越04集:瓷器的艺术审美——真仿...
-
刘越05集:中国重要瓷器在私... [第5集] 刘越05集:中国重要瓷器在私人收藏...
-
刘越06集:西方陶瓷收藏最重... [第6集] 刘越06集:西方陶瓷收藏最重要的收...
-
刘越07集:中国重要瓷器在私... [第7集] 刘越07集:中国重要瓷器在私人收藏...
-
刘越08集:影响西方收藏世界... [第8集] 刘越08集:影响西方收藏世界的运通...
-
刘越09集:瓷器收藏投资中的... [第9集] 刘越09集:瓷器收藏投资中的几个细...
-
栗强01集:“以美济心”的概... [第1集] 栗强01集:“以美济心”的概念
-
栗强02集:“以美济心”——... [第2集] 栗强02集:“以美济心”——心的性...
-
栗强03集:“以美济心”——... [第3集] 栗强03集:“以美济心”——心的界...
-
栗强04集:“以美济心”的方... [第4集] 栗强04集:“以美济心”的方法——...
-
栗强05集:参加禅七的感受和... [第5集] 栗强05集:参加禅七的感受和经验
-
栗强06集:禅七——师和学的... [第6集] 栗强06集:禅七——师和学的关系
-
栗强07集:“以美济心”——... [第7集] 栗强07集:“以美济心”——心的功...
-
陈永怡01集:潘天寿的早期历... [第1集] 陈永怡01集:潘天寿的早期历程
-
陈永怡02集:潘天寿的中国画... [第2集] 陈永怡02集:潘天寿的中国画创新来...
-
陈永怡03集:潘天寿的中国画... [第3集] 陈永怡03集:潘天寿的中国画创新历...
-
陈永怡04集:潘天寿中国画创... [第4集] 陈永怡04集:潘天寿中国画创新的转...
-
陈永怡05集:潘天寿的构图方... [第5集] 陈永怡05集:潘天寿的构图方式
-
陈永怡06集:潘天寿的笔墨特... [第6集] 陈永怡06集:潘天寿的笔墨特点
-
高振宇01集:紫砂壶的制作材... [第1集] 高振宇01集:紫砂壶的制作材料——...
-
高振宇02集:紫砂壶的泥料加... [第2集] 高振宇02集:紫砂壶的泥料加工工艺
-
高振宇03集:紫砂壶制作工艺... [第3集] 高振宇03集:紫砂壶制作工艺流程—...
-
高振宇04集:紫砂壶制作工艺... [第4集] 高振宇04集:紫砂壶制作工艺流程—...
-
高振宇05集:紫砂壶制作工艺... [第5集] 高振宇05集:紫砂壶制作工艺流程—...
-
高振宇06集:紫砂壶制作工艺... [第6集] 高振宇06集:紫砂壶制作工艺的造型...
-
高振宇07集:紫砂壶制作工艺... [第7集] 高振宇07集:紫砂壶制作工艺的文化...
-
高振宇08集:紫砂大师时大彬... [第8集] 高振宇08集:紫砂大师时大彬 邵大亨...
-
高振宇09集:从考古角度看紫... [第9集] 高振宇09集:从考古角度看紫砂壶的...
-
周武:龙泉窑的历史——地理 [第1集] 周武:龙泉窑的历史——地理
-
周武:龙泉窑的历史——溯源 [第2集] 周武:龙泉窑的历史——溯源
-
周武:龙泉窑的历史——传承 [第3集] 周武:龙泉窑的历史——传承
-
周武:现当代龙泉青瓷作品 [第4集] 周武:现当代龙泉青瓷作品
-
邵彦01集:中国美术史的范围 [第1集] 邵彦01集:中国美术史的范围
-
邵彦02集:中国美术史的分类 [第2集] 邵彦02集:中国美术史的分类
-
邵彦03集:史前至唐代美术特... [第3集] 邵彦03集:史前至唐代美术特点综述
-
邵彦04集:原始文化时期的美... [第4集] 邵彦04集:原始文化时期的美术
-
邵彦05集:夏商周时期的美术 [第5集] 邵彦05集:夏商周时期的美术
-
邵彦06集:春秋战国时期美术... [第6集] 邵彦06集:春秋战国时期美术和边疆...
-
邵彦07集:战国时期的楚艺术 [第7集] 邵彦07集:战国时期的楚艺术
-
邵彦08集:两汉时期的美术 [第8集] 邵彦08集:两汉时期的美术
-
邵彦09集:六朝时代的美术 [第9集] 邵彦09集:六朝时代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