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公开课 >物心不二 再现千年“红中翘楚”
视频信息
- 名称:物心不二 再现千年“红中翘楚”
-
霁红,又名“鲜红”“积红”“祭红”“宝石红”,是以铜为着色剂烧制而成的色调纯正的红釉瓷器。明宣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霁红釉色浓重深厚、工艺达至顶峰。清代康雍乾盛世复烧,督陶官唐英更将源起祭祀礼器的“祭红”更名为“霁红”,意为如云天初霁,紫霄彤霞,而存世亦是寥若晨星。
《胤禛美人图 博古幽思》架上所陈列正是明宣德霁红僧帽壶
耕道堂,有着十五年陶瓷烧制经验积淀的高端文化品牌,经过六年的试制研发,终于复烧造出那抹深沉华贵的红釉,直追宣红气韵。而在当代茶席文化中,除开釉色的极致追求,符合当下人们的适用器型尤显重要耕道堂联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团队,精心勾画耕道堂霁红的每一段线条,让每一件作品都有着艺术性和适用性。
器型源自历代霁红珍品
在清代龚鉽所撰《景德镇陶歌》中曾记载:“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抟烧百不同。”瓷坯的品质决定了器物的基础。揉泥、拉坯,数十年功底利落地赋予瓷土新生。细心地利坯,全部手工打磨,确保每一线条工艺的极致。而反复试验得出的铜红釉的矿物配方,古法里以水碓碾磨,调配完成后,“秘方”的上釉也颇为讲究,吹釉、浸釉、荡釉不同技法根据器型悉心把控,厚薄均匀稍有偏差便会“失色”,而为了丰富釉色的效果呈现,以金粉一笔一划手绘纹饰。 最后经过1280°到1290°的高温还原氛围,在这只有10度的温差宽容度里,十多个小时的入窑烧制,既要考虑白釉的烧造反应,又要注意铜红的呈色效果,方可使霁红釉深沉安定,色不脱口,釉不流足,釉面无纹。一般情况下够能得到过半的合格品就属万幸,民谚所云“要想穷,就烧红”所云便是霁红这般千中选一的釉色。
传统吹釉工艺
窑内温度把控尤为重要
耕道堂霁红之美,釉色殷殷如初凝之血,夺目而不落艳丽,浓郁而不失润泽,宝光内蕴,可谓色之极致,是当之无愧“红中翘楚”。而以茶器为核,衍生出茶席空间中所设香具、花器等,陈设不拘形式,依个人美学修养、喜好而有所不同,引领着当下茶文化的新流风及古典美学的呈现。
耕道堂霁红盖碗
耕道堂霁红描金
- 上传日期:2015年12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