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公开课 >【雅昌讲堂第1236期】电商时代:艺术和电商如何亲密接触(上)
视频信息
- 名称:【雅昌讲堂第1236期】电商时代:艺术和电商如何亲密接触(上)
-
【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第1136期】电商时代:艺术和电商如何亲密接触(下)
2014年9月20日,中欧人文艺术讲座特邀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董事赵旭先生,淘宝网营销产品事业部总经理、中国第一在线拍卖平台拍卖会负责人卢维兴先生,雅昌文化集团副总裁、雅昌艺术网总编辑朱文轶先生,与大家共同探讨在互联网时代,艺术与电商平台如何亲密接触。近四十位中欧学员、校友参与讲座,反响热烈。
本次采用嘉宾对话的形式,对话焦点主要集中三个方面:一、艺术品拍卖与交易如何与电商平台相结合,实现的可能性是否很大;二、线上艺术品拍卖和交易的可持续性如何;三、艺术品交易和电商合作过程中的难点和突破点在哪里。
针对上述问题,赵旭先生从两年前开始创办艺术品鉴定网站开始谈到了保利与淘宝拍卖的合作及艺典中国网对艺术品在线交易和拍卖的尝试。在逐渐的摸索过程中,赵旭先生认为艺术品在电商和传统拍卖行的流通是有区别的,两种方式因为定位和目标客户的不同,不会存在冲突。传统拍卖行的平台、资源、专业服务、固定客源优势是不可撼动的。但守业固然重要,向艺术品电商进军作为拍卖行业对创新的探索也是必不可少的。高端固定的客户需要传统拍卖行用其专业的服务、优质的信誉来维护,电商可以发掘出潜在客户。电商必须和专业机构合作,冷静结合,才能使网络平台上的巨大客流流向艺术。
卢维兴先生认为,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看,艺术品电商是大有可为的。因为拍卖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一种艺术品交易形式。通过淘宝拍卖的实践和淘宝大数据分析,发现了一部分相当有购买力的客户。如果通过适当的引导,可以激发他们的对艺术品的需求。而互联网的透明性,也会使得艺术品电商平台在价格、服务等方面逐渐趋于公平和合理,形成良好的市场生态。从苏富比与ebay的合作实践中看到这种成功的尝试。
朱文轶先生认为,艺术品是非标准化、稀有、且不能完全复制的。艺术品的交易是社交化的,必须有可信任的机构或可信任的社交成员的引导或支持。因此,传统拍卖行几百年的实践,证明了线下的传统拍卖方式对于高端艺术品交易是不可动摇的。艺术品市场处于金字塔尖行的高端客户是需要传统方式来维系的。艺术品电商的探索焦点在于如何发掘潜在客户,如何在线上引入艺术品的社交关系。艺术品电商平台也可以帮新兴艺术家找到更多艺术爱好者,帮潜在买家找到合适的艺术品。线上的信息流、客户流,如何与有影响力、号召力、资源、具有线下展示能力的专业团队和机构结合,都是艺术和电商结合这种新兴方式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逐步探索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会保持关注的焦点所在。
- 上传日期:2014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