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观点拍卖收藏画廊摄影当代艺术监测中心图书网华东站艺术中国
艺搜专题视频艺术家网展览书画收藏雅昌指数华南站English

展览赏析 >【雅昌带你看展览第569期】“吐纳英华”陈湘波作品展 46件工笔花鸟画的自然礼赞

视频信息

名称:【雅昌带你看展览第569期】“吐纳英华”陈湘波作品展 46件工笔花鸟画的自然礼赞
 

  

  艺术家陈湘波

  陈湘波,湖南衡阳人。198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为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编辑出版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常务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吐纳英华,莫非情性。”这是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中的一句话,以此形容从事文学艺术创作,必须吸收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出自本性。

  “吐纳英华——陈湘波作品展”将于9月3日至11日在中国美术馆3号厅展出。此次展览是继深圳美术馆“素心悟道——陈湘波作品展”全面展示艺术家作品面貌之后的精品呈现。40余幅工笔画力作,将成为陈湘波创作的重要阶段性总结。

  雅昌艺术网: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雅昌带你看展览,今天我们来到了中国美术馆,2016年9月31日至11人“吐纳英华:陈湘波作品展”在这里展出,展览通过格物、诚意、正心三部分来呈现陈湘波在工笔绘画方面的创作历程,下面我们就跟随此次展览的主角艺术家陈湘波先生走进展

  “吐纳英华——陈湘波作品展”

  陈湘波:这次展览因为基本上是我的应该说是这十多年来一些工笔画的创作,而且由于工作也比较忙都画了一些小的一些画,有些大画都是早年更早一点的一些作品,这次的主题定为“吐纳英华”,我就考虑到也是从跟策展人商量就觉得我表现的花鸟画其实英跟华其实在古代都是表示花的一种,同时英它也有一种更精致、纯粹,有那种精致的这样的一些含义,所以“吐纳英华”,吐纳它其实也是一个沿袭或者是一个呼吸或者是这样的一个直意,但是我想是跟大自然的一种对话,跟大自然的一种甚至对生活的一种沿袭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这个主题我觉得作为我这样一个展览我觉得还特别的合适。

  这次总共展出了我的是大概有46件的工笔画作品,应该多数都是近十年的,大概有1/3大概是十年以前的作品,而且这些作品基本上也都是以工笔画为主,以宋画的那种感觉,但是跟宋画还是不一样,我们有更多的表达了一些现代的特别是自然的生气和自然的那种对自然的那种感悟、那种感受,应该来讲就是对工笔画的创作,我觉得人我们在表现自然的时候其实更多的是表现了我们自己,表现我们自己对自然、对我们这个环境的一种感觉,当然人在生活中会有很多的问题,但是我想作为我的绘画,我就希望能够表现得更加正面的一些更多的一些正能量,让人家在这里有更多的生活的一种愉悦,能够得到一种诗意或者是一种韵味,能够表达一种情绪吧,一个好的作品其实在我看来其实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他能够表达出每个人内在的一些因素,但是我们现在的很多的人在创作中可能更多的是强调技术或者是一种样式,在我看来,我更觉得是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的全面的修养应该来讲更加的重要,所以我应该说在我的整个作品从大的来看基本上都是一个传统的样式,但是我想在这个传统里面能够表现的更加鲜活一点,更加有特色一点,在绘画语言的探索上面也不是完全很严谨的那种工笔,有一些我立足也表现的能够轻松一点,能够做到就是意工,意能够很好的表达,但是在表现的时候又能够轻松写意一点,同时我觉得对一种小的氛围的渲染特别是对墨色的运用,我觉得在工笔画里面可以营造一种很高古的很典雅的一种情趣吧。

  陈湘波:这次展览因为我们跟我的策展人朱小钧也多次的探讨,其实我这些画开始也都是散的,一直以来到了这里以后通过把这三个结构的确定,同时把作品的遴选方面基本上分成三个:一个是格物,一个是诚意,一个是正心,我想这也是反映了一个艺术家创作的一个三个过程,格物,格物致知,就是对自然的研究、对技术的研究,对自我的研究,这其实是一个格物的;诚意我想更多就是要对自我的认识,对自然也好,对自己也好能够有一个就是很真诚、很平实的一个这样的一个态度,然后正心我想可能是我们所有做人、做物我们学习的一个方向,就是一个修炼的一个过程,能够达到这样一个结果,所以我想这三个部分的区分我觉得还是蛮有意思的,应该来讲从格物这个角度我想格物的作品相对来讲是比较严谨一点,比较跟传统靠得更近一点,诚意可能都是我的一些创作的一些作品,正心这一块呢相对来讲近期画的相对比较轻松一点,比较有生趣、有趣味一点的一些作品。

  

  格物部分:《荷·映月》 62cmX43cm 纸本设色 2015年

  

  格物部分:《瓶花·清雅》 82cm×63cm 纸本设色 1994年

  

  格物部分:《清风晓露碧荷香》 132cm×66cm 纸本设色 1998年

  

  格物部分:《秋池逸闻》 直径33cm 纸本设色 2013年

  “格物”

  陈湘波:这个作品就是作为我们一进来就是格物这一栏,这些作品应该说有一些是比较早年的一些作品,而且这部分作品相对来讲在用线在表达的时候就更加的应该说是强调绘画的一些基本的元素或者是一些基本的元素的研讨还有一些表达,这边我想我把我整个装裱的形式都是按照现代的装裱,但其实是表达的是一个传统的卷轴的概念,一个团扇,当时他是用现代这个为了更好地符合现代展厅的一个需求,把他做成这样的一个感觉,把他整个空间给他拉大,这边这是一组,一组在我们传统里面就是团扇的四条屏,这四条屏是我们传达传统的一个表达的方式,而且在这一组画里面每一组每一张画都有它的不同的一些区别,像第一张是画的《春蜇00:10:56》就是春天的时候春暖花开鸭先知,他的一个鹅在那个水池里边那种感觉,当然这个水我们是没有画出来的,但是可以给人家感觉到这样一个水的一个表达。

  第二张表达的是我们四季的惊蜇,就是惊蜇主要是在春天来的时候有梅花、有竹子,再加上一些石头,一个回眸这种感受。

  这边这张也是同样是表达那些,他表达过说不准,这边这张表现的也是这种梅花的这种传统的这样一个宋画的一种感觉,但是我立足就把那个鸟的羽毛的很蓬松的感觉鲜活的感觉把它表达出来。

  第四张这个也是我比较多的表达这种梅花跟山雀的这样一种关系,但是这张的梅花画的就比较雅致一点,比较轻松,比较雅致,其实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工笔,他是在一种生纸上的一种表达。

  应该讲了这张作品应该说是比较现代一点,他表达了是一个都市一个瓶花的概念,所有那些花的表现其实也没有花都是一些叶子,一些花有一些小花蕊,这个整个那种很概括的这种平面的来处理,应该说是借鉴了现在我们的平面构成或者西方一些概括的这样一种方式,表现的是一种人造的空间,他不是一个自然的空间,但是这种人造的空间其实跟我们现在城市关于深圳这样一个都市在这样一个感受我觉得它是一致的,应该说所以我就说我们所有的这种创作是应该跟着自己的生活,跟自己的感受能够紧密在一起这样才能表达出他的一些独特的一些趣味,这张画应该说在绘画形式上是有很多宋画的一些技法,但是在整个形体的构成、构图跟气氛的营造方面我觉得它都是一些当代的表达。

  另外来讲整个色彩是比较概括的,它是这样一种石绿色,中国的颜色他不是靠颜色的样式的多,而是他通过层层的渲染使得这个颜色显得很丰富、很厚重,也很有他的那个,就会给人感觉会有很丰富的内涵,不会像一种油画颜色你单画一种表现出来就显得单薄,但是他一样可以给人感到很厚重,因为他这个颜色主要是以这种,以那种石绿为主、石青为主,但是我们在很多地方都用了一些淡墨,这种灰色的表达使得把他整个浓艳的程度能够降低一点,使得画面显得更含蓄。

  

  诚意部分:《秋池逸闻》-直径33cm-纸本设色-2013年

  

  诚意部分: 《听涛》 66cm×65cm 纸本设色 2003年

  “诚意”

  陈湘波:应该来讲诚意我想更多的是从通过对自然的一种观察跟自己内心的一些学养或者自己意趣的一种表达,这一部分的作品是以荷花为主,但也不完全都是荷花,在你表现的人也是跟自然的这样一种营造出一种跟自然不一样,但是跟自己内心就一致的那样的一种艺术的氛围跟一种感受,像这一张《爱莲说》我们意图表现荷花跟绿叶之间的一种关系来衬托出宋代朱敦颐写的荷花像君子一样,语言很高洁的这样一种气质,他就在整个表达方面我这些就是应该来讲更多的把他的整个色度都把它降低了,其实荷花它的花是特别鲜嫩的,但是我的力度表现荷花的那样一种又宣嫩但是又很厚重的感觉,因为中国文化强调一个文人敦厚,力度把它画得很丰厚给人家有更多一些想象的空间,如果绘画表现的过于亮丽,过于把那个视觉的就是那种感官的一种满足的话往往可能使得人不会有太多的去思考更深的一些东西,但是我在这个画里边就力图把那个花或者是有一些画了十多遍的那个花从勾线到渲染到粉染,通过这样以后就营造一种薄,就是颜色很薄,但是给人感觉到是很厚的感觉,这样我想就更好的表达中国文化追求那种很厚实、朴素、温柔、敦厚的一种境界。其实中国古代花鸟画里边也很喜欢表现鹭鸶,因为鹭鸶这个鸶跟思想的思会是谐音,所以古人经常会画《山鸶图》,就是他是表达对自然、对人生的一种思考的那样的一个异域吧,但是我这里画了一个鹭鸶在一个秋天或者是傍晚甚至晚上的一个很年轻的一个氛围中间,一个白色的鹭鸶跟那个淡绿色的植物跟水以及远方的黑色的天空,我在这里我特别的多的用了黑来表达,在中国工笔画里面其实很少有大面积的用黑来基本上都是空白,其实这个黑我是把它当成白来用,这样反而显得这个画面就很厚、很沉,给人家有很多的遐想的空间,所以一张好的画我想他能够让更多的人能够打动,我觉得这个才是最重要,我就想把这样丰富的表达我想可以给更多的人提供一些更多的遐想的一个空间。

正心部分:《风过雨潇潇》33cmX33cm 纸本设色 2012年

正心部分:《寒林双栖》 39cmX39cm 纸本设色 2012年

正心部分:《荷池自有赏秋处》  48cm×40cm  纸本设色 2002年

正心部分:《鹭影清似云》39cm×65cm 纸本设色 2015年

正心部分:《赏秋图》39cmX39cm 纸本设色 2013年

正心部分:《与梅并作十分香》39cmX39cm 纸本设色 2013年

  “正心”

  陈湘波:这一部分叫做正心,这个正心也就是跟前边两个来比这个是我后边近些年的创作,这些年的创作我立足能够改变,能够传统的那种对线、对物象这样的一种太规范的一种表达,所以在这一部分的作品里边可能就是画得更简约,但是他的内涵,包括他的境界可能更加浓缩,更加有趣味,这一张是表现的一个鹭鸶给人感觉就像一个白云一样,让它跟整个环境都融进去了,具体的除了眼跟嘴还有脚的这种表达上比较刻意以外其他的都画的很松,把白鹭那种很优雅、很高贵的气质把它表现出来,周边的环境渲染……把周边的环境跟白鹭都融为一体这样造成了一种很轻松、很优雅的一种氛围。

  像这一张《寒林双气》这也是一张很传统的题材,但是在鸟的造型方面我基本上都是采取工笔的方式,但是用的都是水墨,而在那个枝叶的表现就是用写意的一种方式,这种写意的方式关键是它好营造那种寒林中的那种冷风00:20:55。但是也不是很冷的那种感觉,这样就表现到这种这两个鸟之间其实好像是两个鸟,其实也是可以把它当成人来感受,在这样一个微冷的这样一个氛围里面大家互相的关照、互相的取暖这样一个氛围。

  就是《寒林双栖》这其实是一个很传统的题材,就是我想我在鸟的表现方面尽管还都是用工笔的一些方式,当然都是用墨来表现,树跟叶都采取一种小写意的方式营造出一种比较微冷的,但是还不是很严冬的一种氛围,都是两个小鸟在一起,它们有可能是互相取暖,也可能在一起在说一些什么,其实表达了都是一些人的一些想法,就是实际上也是把它一种拟人化,就是拟人,我普通话说不准,拟人的一种方式,我觉得他这样一个表现方式我觉得他最后的发挥中国绘画的那种材料的一种特色,你看从那种小写意的微微的渗,到这样的可以发挥那个笔的浓淡、轻重的感觉,而在鸟的表达方面就像工笔的方式把它也用得相对来讲还比较充分,这样就形成一个使得它的绘画语言相对来讲就很丰富。它的这个就是样式很简单的情况下,有的时候就是表达的语言就很丰富,因为我实际上都是用淡墨的,所以它有干有浓有湿有线也有小的块面的表达。

  雅昌艺术网:本期的雅昌带你看展览就到这里,如果你想了解展览的更多信息欢迎您来到中国美术馆或者是登录雅昌艺术网。

上传日期:2016年09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