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公开课 >【画廊故事第35期】应空间画廊的独立生产(下)
视频信息
- 名称:【画廊故事第35期】应空间画廊的独立生产(下)
-
【相关链接】
我觉得不能作为一个基本的考虑,还是要好的作品,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好销售类型或者不好销售类型,我们都愿意去接受,包括像麻剑锋的作品可能大家认为不好销售,但是我和毕昕在创办这个空间的时候我们一直特别坚持的一点是我们认为其实做一个画廊或者做一个空间我们的工作内容就是服务,如何服务好艺术家,如何服务好我们的收藏家,所谓的服务不是说别人要什么给别人什么,我觉得应该是把艺术家的作品能够以他最初的创作做一个最好的保留,在这样的状态里面找到一个特别合适的方法再给传递到收藏家这个地方来,而不是我为了要好卖,然后强迫艺术家只能这么做,给到收藏家的根本不是艺术家想要做的这么一个东西,当时也就麻剑锋的作品讨论了、制定了几套收藏方案,他的作品很有意思,我们在他在整个空间的布展中跟他交流,每天我们几乎都有聊天,他布展到晚上我们一块喝酒聊天,聊他的作品,聊他怎么创作,后来发现他的作品是分组的,有平面、立体的,我们分为有单独一组的销售,如果当时是一个墙面的我们会以一个整体空间的定制,都可以,我们是比较灵活地做他整个的给收藏家的服务的工作。
周雪松:事实上画廊做的工作是把一件看上去非常实验性的,非常看上去不太知道怎么去收藏的作品,进行新的一个收藏,新的一个设计,让他的作品成为可销售的作品,反过来看喆洛的作品虽然是所谓传统的架上绘画,同时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实验项目,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二层展厅里边“隔着口买猫猫”的项目,策展人可以介绍一下吗?
毕昕:这是我们在前言中介绍到的它是介于定制和创作之间的一个项目,这个里边存在一个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差距,人与人之间想象力的差距,比如说我跟肖喆洛可以描述一个我想象的一个想要的一幅作品,或者是我想象的一个画面是怎样的,通过我的语言,因为语言最抽象,语言可以有最大的想象力里边,她通过我的语言根据她的知识背景、经历、她的想象,她对图像的理解,她会有她的一个生成,这个图像的形成有可能会和我脑子里的想象完全一致,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是会发生一些出入,这个环节是很有意思的,值得探讨的,我们做了这样一个项目,让大家把自己想象中的画面描述给艺术家听,她通过沟通和理解做一个新的作品出来再对照整个沟通的环节,重新看一下这个过程,其实很有意思,像一个故事一样。
- 上传日期:2014年12月17日